聖馬爾定胸腔治療成果獲國際權威學會肯定
聖馬爾定胸腔治療成果獲國際權威學會肯定
【記者郭姿恬/嘉市報導】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胸腔醫療團隊以電腦斷層勾針定位配合內視鏡微創手術,將不到 0.5 公分的肺腫瘤早期發現並成功治療的經驗,提出零期肺癌的概念。此外,將內視鏡微創術取下切片化驗擬定標靶與個人化的輔助治療策略,成功提供了原本無法切除肺癌病患有效控制或治療的機會。系列案例成果發表榮獲今年國際權威之亞太與美國胸腔學會 (APSR & ACCP) 旅遊學者賞 (Traveling Awards) 的肯定,也為雲嘉地區肺癌病患及家屬帶來希望。
該院副院長兼胸外科主任陸希平表示,聖馬爾定醫院發展以電腦斷層勾針定位配合內視鏡微創手術,目標在於能更早期介入並有效治療肺癌。對於良性腫瘤,尤其在雲嘉地區佔多數的結核瘤或黴菌瘤而言,也可提供傷口最小但可靠有效治療的方式。這在陸希平其它系列的學術發表中已有提及,以一位 50 歲成人而言,單一肺結節有50%為惡性腫瘤,其它良性腫瘤中也有半數需要治療的前提而言,對於傳統觀察三到六個月再看看,有可能錯失治療時機的可能性是相當高的。
因此,聖馬爾定胸腔醫療團隊主持人、也是臺大醫學博士、外科學教授陸希平提出「早期診斷並早期介入」的概念,並提出有效可行之策略,是本研究在數千論文中獲得國際學會評審團青睞的主因。
陸希平指出,對於中晚期肺癌而言,不要輕言放棄;在東方,有高達 5-6 成的不吸煙型肺癌在足量組織檢體精密切片下,可以證明對標靶治療 (艾瑞沙) 十分有效。此外,至少可以篩檢 6-7 個國際學術認定有意義的生物標記可證明對於特定化學治療藥物的「抗藥性」。所以,對於肺癌患者使用內視鏡微創手術的策略,不僅可以診斷及有意義 (雖可能有限) 治療病患,但所取下的外科檢體如可作精確的分析,可以大大降低錯失「有效」化學治療及錯用「無效」化學治療可能帶來的遺憾與傷害。
陸希平說,由於內視鏡微創手術與標靶藥物分子生物技術的進步發展出的以上兩個重要概念,一是對極早期肺癌進行積極策略,一是對腫瘤與病人組織特性更細分量身訂作的合併作戰策略,在日本已有了初步重要的突破,也陸續開始有實證醫學文獻的發表, 國內宜密切注意這一發展動向。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