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文化創意的集散地 台中老樹根魔法工坊

2009/12/31 17:09
9,42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靜報記者 葉權增/台中報導】你能想像在都市裡能看到蝴蝶飛舞嗎?你能想像在都市裡能看到蜜蜂採蜜嗎?在台中市南區的老樹根魔法木工坊,你可以自己動手作木器,還可看到一大片的菜園,超大的彈珠台更成了小朋友的必玩之處。老樹根不僅成功的轉型為觀光工廠,現在更立志成為一個創意平台,為文化創意產業盡一份力。

成立廿多年的老樹根原本是製作木製兒童遊樂器具為主的廠商,九十四年在十多家參與競爭的廠商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經濟部的輔導及補助,也正式將工廠轉型為觀光工廠。執行長江明偉江明偉表示,從製造業轉為觀光業的過程,老師傅製作最好的木製品的初衷從未改變,雖然工廠型態已轉變,但是這個傳統卻也延續了下來。

照片

園區裡有各式各樣的木製遊樂器具,例如少見的迴轉棋,以及各種樣式的大型木製彈珠台,這些彈珠台更是成了小朋友的吸睛機器。假日特地帶小朋友前來的林爸爸表示,老樹根就位於台中市,很方便,帶小朋友來也能很放心的讓他們在這邊玩,也可以讓小朋友認識木製品的製作過程。

以腐木為家的獨角仙幼蟲,以及在長大後以樹為棲息地的獨角仙,整個生命過程都與木頭脫離不了關係,老樹根就設立了「阿獨的家」,讓小朋友能認識獨角仙與木頭唇齒相依的命運。

在園區還可以看到許多五顏六色的牛隻們,這是老樹根與明道中學合作的「創意森牛節」的作品,學生發揮創意把木製的牛彩繪得繽紛亮麗,並展現於此。木製的原住民公仔以及土地公、財神爺等「好神」公仔,更結合了台灣的文化,展現不同的風貌。
 
原本的老樹根,是以銷售木頭玩具及教具為主,在民國七十年以外銷代工為主的台灣,原木的教具都外銷到歐美,當時的貨源只能以工廠多的庫存進行販售。但因為貨源不穩定,後來決定請了幾個木工,買了幾台機器,自己投入製作與研發。

照片

眼見內部市場的需要,許多工廠也逐漸內銷,再加上民國八十年初,許多玩具廠都西進大陸,並將產品賣回台灣,賣回來的價差甚至可以到四十倍,這樣的衝擊也使得當時以「幼苗幼教社」為名的老樹根,經營面臨困難。

隨後,幼苗幼教社將重心轉向遊樂設施的製造與研發,不僅申請了四十多項專利,在台灣僅有三家的合法遊樂設施製造工廠中,老樹根更是其中之一。結合地名樹義里、樹義街以及老闆爺爺江老根的名子,老樹根這個名子也在當時定了下來。

江明偉打趣的說:「沒想到這個名字,現在聽起來反而有文創的味道。」隨後的老樹根因為九二一地震,社會許多經費都投入災區的重建,加上少子化,遊具的訂單也越來越少,江明偉也慢慢有了退休的念頭。
 
江明偉表示,有次有個外國人來工廠,跟工廠裡的木工師傅比手劃腳了半天,卻還是不知要做什麼,直到江明偉出來跟他溝通,才知道這個外國人想借用工廠裡的機器及工具,親手製作玩具給自己的孩子。這件事也在江明偉心裡埋下了工廠轉型的種子。

照片

民國九十四年,江明偉看到報紙上輔導「觀光工廠」的訊息,所性申請了這項計畫。他以在工廠旁的一大片菜園,當時是江明偉的嬸嬸在耕種,加上江明偉小時候住了十五年的土角厝三合院,以及當時的兩個廠房,成立了老樹根魔法木工坊,所有建築與設備都是以原本保留下來的,並未刻意規劃,保留最原始的面貌打造了這個園區。
 
從民國九十四年到現今的四年半,人才竟成了江明偉碰到的最大的困難。從以前只需找幾位工人,到現在必須要有企劃以及創意發想的人才,還有有公關媒體的人員等等。江明偉已經不把工廠視為工廠,而是一個創意的發源地。

江明偉說:「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還在為自己的飯碗打拼,七、八十歲的已經在享老的,五十幾歲人,想的都是下一代的未來。」江明偉期許老樹根能成為一個文化創意的組織平台,以木頭當作元素,結合不同領域的專業,讓年輕人發揮創意及想法。

照片

未來更將有木偶的戲劇館,讓木偶能與戲劇結合,並將其木偶戲劇館交由年輕人負責管理,江明偉只是提供這樣的平台讓他們發揮。還有目前用葉子、莖、樹幹等部位研發的木頭餐,正是與中山醫的產學合作之一。江明偉表示,以文創的角度看木頭,並將文化及創意帶到這個產業中,這也是他這四年半投入文化創意產業後,得來的小小見解。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