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開放專利 各方看法不一
【記者林怡君/嘉義報導】
行政院院會於十二月三日通過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將全面開放動、植物專利申請,未來基因改造的動、植物與其技術都可申請專利,提供研發人員研究的誘因,鼓勵台灣發展生物科技產業。不過,由於「複製人」存在道德倫理的爭議,不開放給予專利。對於開放動、植物專利申請,學者與環保人士有不同的聲音。
開放動、植物專利申請,研究學者表示認同。研發出基因改造螢光魚的國立台灣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蔡懷禎指出,開放動、植物專利申請,對台灣的基因科技發展是正面的,對研究者來說也是一種鼓勵。原先的專利法只發放專利給基因改造的「方法」,卻不保障基因改造的「個體」,導致市面上有許多仿冒的基因改造產品,發明者也沒法一一證明其仿冒品是由發明者所使用的「方法」製造出來的。蔡懷禎說:「花了兩、三年時間研發出來的螢光魚,如果商人只要買一對就可以進行複製,那還有哪個研究者會想當烈士?」全面開放動、植物專利申請,不僅保障研究者的技術,更保護了研究成果,讓研究者更有研發的動力。
基因改造螢光魚,為政府鼓勵發展的產業,但卻有破壞生態的疑慮。記者林怡君/攝影
然而,開放動、植物專利申請,環保人士則持反對意見。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陳世雄說:「我堅決反對,姑且不論基因改造超越了自然演化的法則,基因改造對人類和地球造成的傷害難以衡量。」基因改造會減少物種的多樣化,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當基因改造產品與自然中原有的動、植物交配繁衍,影響到原先的動、植物構造,會因而產生基因汙染。消費者如果長期食用基因改造食品,也可能從中吸收新的過敏原或毒素。陳世雄表示,基因改造的動、植物,除了會破壞生態和危害消費者健康,更會嚴重危威脅機農業生存,甚至斷送台灣農產品外銷的前途。目前許多已開發國家已經禁止進口基因改造的產品,台灣若生產基因改造農產品,會造成其他國家在進口台灣農產品時產生疑慮。
台灣的產業界和學界一直希望能夠開放動、植物專利申請,讓研究能獲得保護,並且在輸出技術和產品時,有專利能保障其價值。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組吳科長表示,國內的研發成果如稻米以及螢光魚等,並沒有比其他國家差,開放動、植物專利申請,能夠提升我國的研發競爭力。專利局開放動、植物申請,主要是為了鼓勵研發,但研發成果商品化後所產生的安全疑慮,則是由其他的政府單位負責。動、植物專利權的審查標準,不會有別於其他科技的審查標準,根據專利法,只要是新科技,產業又可加以利用,就會核發專利。但對於環保人士質疑基因改造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專利局表示在審核的時候會多加注意。如何避免基因改造產品危害到原先在大自然中的品種,有賴研究者的謹慎改造、專利局的小心審核以及製造者加強管制其在市面上的流通。
全面開放動、植物專利申請,對研發者以及產業界來說是一大保障,但看在環保人士的眼裡卻充滿許多隱憂。政府鼓勵研發的同時,必須要顧慮到基因改造對環境、消費者以及台灣本土產業所造成的影響,並且在基因改造作物大量生產前,進行謹慎的評估,以免破壞了環境,也傷害了消費者,更讓其他國家對我國的產品卻步。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