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稜線上的熱血教師 領泰雅學子高山尋根

2020/02/24 23:18
6,465次瀏覽 ・ 60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稜線上的熱血教師 領泰雅學子高山尋根

記者黃易凡/專訪  
指導:胡清暉老師
 

照片

喜愛自然的莊永隆老師,盤腿坐在司令台上接受訪問。(黃易凡攝)

 

去年十月,七個烏來國中的學生,費時四天三夜,追尋著泰雅族百年前的遷徙路線,攀登大霸尖山。領隊是體育老師莊永隆,偏鄉資源有限,但他總覺得如果「限制了孩子的想像,那是大人的問題。」於是設計課程、集結人力物資,上一堂令人難忘的戶外冒險課。

 

命中注定最契合的舞台

 

「我的人生跟這些孩子很像」,莊永隆望向熱鬧的小球場說道,原來,他目睹家暴長大,年輕時叛逆又衝動,說起高中註冊的前一天,流氓出現在家裏店門口要收保護費,他抓了菜刀就和對方拼輸贏,「有看到嗎?這是縫的傷口到這裡,」老師指著虎口一條清晰的疤痕,從手掌一直劃到手背。求學過程逢父母經商挫敗,半夜響起「債主來敲門的聲音」,讓他一心渴望安穩的未來,在當時教練的鼓勵下,立志投身教育工作。

 

不過,「烏來」從未出現在莊永隆的人生藍圖中,他說,「一切都是老天的安排。」民國86年,他從臺師大體育系畢業,憑著好成績,算準了理想的學校,萬萬沒想到,正式分發日,鬧鐘竟然失靈,等到他被電話鈴聲驚醒,跳上摩托車,半路沒油匆匆攔下計程車、以短跑速度趕到會場,學校都被簽走了,只剩烏來,他氣到當場摔桌椅,百般不願意,顫抖著簽字。

 

不怕孤單更要承擔

 

來到烏來的第一天,卻充滿驚喜,莊永隆回憶,在溪邊烤肉時,學生們一個個從大石頭躍下深潭,對著他喊「plmukan(漢人)」,他只是笑了笑、一個後空翻漂亮入水,讓所有小孩從此對他刮目相看。那一天起,這個都市老師越來越融入部落,起初,他在名冊上看到一位家長的職業時,錯愕地問學生「什麼獵人,不要亂來!」現在,他會主動地邀請獵人帶領學校營隊。

 

照片

烏來國中環境清幽,校園被山林環繞。(黃易凡攝)

 

「20年前來這裡的時候,每一個真的都像勇士、都像獵人的孩子。」他感歎道,烏來離市區不過一個小時車程,觀光交流衝擊著當地文化,特色課程只有歌謠與舞蹈,最重要的遷徙歷史,「沒有在教育裡面顯現。」將傳承視為使命,他覺得自己「變得很『原』」,甚至還有個泰雅名字,「你喔,就是鐵木的樣子,」部落長老替莊永隆取名時曾這樣說,意思是「勇敢的男人」。

 

谷底翻身向山學習

 

直到一場風災徹底敲醒他,2015年,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道路崩塌一度造成三千人受困,學校半毀、家園一夕之間面目全非,青年以背婁徒步運補、族人互助重建,在最悲傷的時刻,莊永隆看見必須守護的價值,「我得正式行動,」他下定決心,要系統性地把泰雅族堅毅的精神,教育給下一代。

 

以「山,我回來了」為名,永隆老師推動山野教育邁入第四年,學員們上山時得自己背負十多公斤的裝備,沒有商業團隊代勞。莊永隆強調,「登山不是為了攻頂打卡,」泰雅族是高山的民族,雪山是舊獵場,大霸尖山事傳說中族群的發源地,在高山上,他引領著學生循傳統儀式敬山,唱族語歌謠、與同伴分享感受,未來,他們還打算種植蔬菜帶上山作為糧食,效仿自給自足的古早精神。

 

照片

莊永隆(右一)身穿傳統服飾,帶領「大霸傳奇隊」高唱泰雅歌曲。(莊永隆提供)

 

跨越兩世代的陪伴

 

不知不覺,烏來變成莊永隆的第二個家,平時與親人分隔兩地,從前的學生轉眼都已成家,莊老師還站在相同的講台上,「她的媽媽就(曾)是我學生,」轉頭指向另一個女孩「她的哥哥也是。」23年來,求新求變,小學校的一位熱血教師,改變了無數孩子的人生,曾有當年翹家逃學的男生,成為特勤憲兵後,特別回學校感謝他。「熱情燒多久喔?」他邊走邊閒聊,搶過記者的問題,「燒到我退休那天吧!」還不忘補上一句,「再回來當志工!」

 

照片

深知學生最需要的是「陪伴」,班導師利用午休時間彈吉他唱歌。(黃易凡攝)

 

烏來國中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