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音樂「聲呼吸」 聽見聲音在呼與吸
【靜報記者 林怡蓁/台中報導】噪音也能變成悅耳的音樂,一個以聲音為先決條件的動態實驗集合演出,透過聲音的拆解分析、拼貼重組及再現,再「見」各種聲音的可能及想法。十一月廿一日至廿九日周末共四個晚上,在國立台灣美術館戶外園區由數位藝術方舟主辦《聲呼吸》,請來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來表演,共同體會聲音的呼與吸。
捨去文字的聆聽,透過重新建構新的視覺空間和向度,與聲音元素激盪更多想像。廿九日最後一晚,由來自洛杉磯的Luke Fischbeck和Sarah Rara所組成的兩人實驗音樂團體Lucky Dragons邀請現場觀眾和他們互動合作,藉由石頭感應、利用肌膚碰觸的導電,傳達手上的樂器聲音,聲音不斷地層層堆疊,讓音樂產生不同的變化,並透過螢幕上的視覺傳達,聲音及影像產生了共鳴。
Sarah Rara說:「人的皮膚可以導電,每個人的頻率不一樣,發出的聲音也就不一樣,當兩個人的聲音疊合而產生了和絃,透過電腦使聲音變更豐富。」
此次活動壓軸是奧地利實驗電音先驅Christian Fennesz的演出,Fennesz活躍在各大電子藝術節,並獲2004年奧地利林玆電子藝術節數位音樂Honorary Mention 獎項。自1990年起即與日本電子音樂教父阪本龍一合作錄製數張專輯。
Fennesz持續藉由與不同類型的音樂家合作,探索聲音實驗的多種可能。他在現場運用電吉他、合成器、筆記型電腦以及現場即興軟體lloopp處理聲音,混雜不同樂風曲派,將簡約的旋律潛藏在層層如渦流般綿密的電訊噪音當中。他的演出成為活動的最高潮,觀眾屏息聆聽他的演出,結束後爭相與他簽名留影。
廿二日也有表演實驗音樂的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王福瑞老師表示,實驗音樂是從人類誕生就有了,人們不斷地嘗試聲音的組合,爵士音樂及電音都是實驗後被大家接受才成為主流音樂。到了90年代末期,Fennesz的電吉他結合各種混音器而成的聲音,成了前衛實驗音樂的演出者,而實驗音樂開始有了名氣。
實驗音樂的定義很廣,當音樂家不循常規製作音樂時,包括奇怪的聲音、不規律的節奏、刻意降低的錄音品質和效果器的運用等都可能成為實驗元素。實驗音樂是一門聲音藝術,但實驗並非等於科技,但實驗音樂大多是電子音樂,利用聲音的堆疊及回音而製成音樂。
對許多人來說,實驗音樂可能艱澀、難以消化,但有它的原創性。玩樂團的蔡一道表示:「這種音樂接受度不高,所以聽的觀眾也比較少。」一首曲子有人覺得難聽像噪音,但到了另一人耳裡可能感受又不同了。
從事平面設計的張姿萍表示,實驗音樂就是在玩音樂,台灣與外國的實驗音樂性質差異性很大。王福瑞也有同感,他說:「西方的音樂是脈絡,而台灣的音樂是斷層,只能聽到一點點這類的音樂,希望可以給台灣一點機會。」台北每個月都有「失聲祭」的實驗音樂演出,台中卻缺少這類的活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