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1839當代藝廊」扎根攝影教育

2009/11/28 10:37
4,418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1839_6_.JPG

【記者林昱君/台北報導】從台北東區的敦南誠品一直到國父紀念館,這裡是台北市藝廊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在幾乎都是以繪畫、雕塑為主要展覽品的藝廊中,「1839當代藝廊」以攝影作品為展覽主題顯得與眾不同。

「1839當代藝廊」執行長邱奕堅十五歲進入協和工商就讀時接觸到攝影,便從此愛上了攝影。「其實當時就有想辦藝廊的念頭。」他說,但當時這個念頭還無法赴諸實行。因為台灣一直沒有完整的攝影課程,邱奕堅便在退伍後先後到美國及日本學習攝影,一九九五年回國後陸續在文化、世新及輔仁大學教課。二○○○年他開始從事畫作的裝裱工作,一步步的希望將心中的理想完成。終於在二○○九年三月,他買下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成立了「1839當代藝廊」。

台灣的攝影藝廊極少,而多數的人想到藝術都會認為是繪畫、雕塑,邱奕堅表示這是因為台灣沒有完整的攝影課程,「大學有新聞系、廣告系,但就是沒有攝影系。」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接觸攝影,數位相機、各種照像手機都可以攝影,「但攝影普及不代表大量的人將攝影視為藝術。」他有點激動地說,「你看,為什麼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攝影展總是在三樓而不曾在一樓?」

邱奕堅舉了亞洲的例子,日本很早之前就重視攝影藝術,而大陸、南韓也先後在一九八○年代設立攝影系,「二十幾年的時間已讓一個孩子長成大人,他們現在這個世代已經將攝影理所當然得視為一種藝術,這也是我們落後的地方。」缺乏攝影教育的情況下已使得多數對攝影有興趣的人缺少自信,「常常會有人說他在『玩』攝影,可是你沒有聽過有人說『玩』畫畫。」邱奕堅說,這就是因為台灣攝影教育不足及攝影創作者對本身的認知不夠堅定。

這樣缺少完整攝影教育及希望能讓攝影被正視為一種藝術作品的情況下,使得邱益堅更希望能推動攝影藝術。「目前希望以辦展覽的方式來讓更多人接觸攝影。」他說。「1839當代藝廊」執行秘書呂尹琳表示,他們藉由朋友間的口耳相傳、發e-mail宣傳展覽,現在也有許多老師帶著學生們來「1839當代藝廊」參觀,「我們希望能從年輕一代開始推廣,將攝影藝術往下扎根。」

「1839當代藝廊」的空間並不大,但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三十坪的展覽空間,還放有許多攝影書籍可供參觀者參考。地點雖位處在鬧區裡但走進藝廊卻顯得舒適寧靜。參觀者黃小姐說,雖然是第一次來「1839當代藝廊」參觀,但整個展場空間很舒服,「在這裡欣賞作品很自在,以後會常來。」

談到未來規畫,邱益堅表示,目前他還在努力推動在大學設立攝影系,將攝影從科系的某一個課程提升成一個專業的領域。而過去在大學教書的時候發現,各系之間的攝影資源無法交流,「自己系上的資源都不想跟別系分享。」他說,希望能夠推動攝影中心,來整合各系的資源。「這樣大家的資源都可以集中,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延伸閱讀:

1.1839當代藝廊
2.影像視覺藝術中心
3.台灣攝影學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