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不服輸的鬥志 程嘉彥的羽球歷程

2009/11/25 03:39
9,377次瀏覽 ・ 5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郭靜諭/中正大學報導】

  羽球世界排名女雙第一的國手程文欣,也有一個曾為羽球國手的父親,他就是程嘉彥。與程文欣自小培養羽球才能不同,程嘉彥是大學時才接觸羽球,並一路晉升至國手行列,且在退下國手之位後接任國家代表隊教練,帶領選手於優霸盃中取得傲人的第三名成績,可謂台灣羽球史上光榮的一頁。

  程嘉彥上大學以前本以足球為重,還曾為省運代表的足球選手,後因國、高中的朋友相繼成為國手,點燃他心中不服輸的鬥志,適逢當時學校羽球校隊徵才,因此萌生轉換跑道的念頭。程嘉彥回想,當年選拔校隊十七人,才體訓了兩個禮拜,同期的只剩下七人,直到畢業前,他是當年同批進入校隊中,碩果僅存的二人之一。「要學,就要學像樣一點。」程嘉彥認為,要學打球就要專精,因此練球從來不懈怠,不管是枯燥的對牆擊球,藉著從牆壁反彈回來的球訓練反應與控球,或是耗費體力的步伐練習,程嘉彥都逆來順受,他也驕傲地表示:「那時我的肌力、耐力都很好,所以還承受的住。」但即使之後努力打進校隊前四強,程嘉彥的實力仍不受教練信任,比賽總坐冷板凳,不願服輸的他,下定決心在畢業之前打敗校隊前三名,一定要讓教練認可他的實力,而後他也成功地讓教練刮目相看。

對牆擊球也曾為程嘉彥大學羽球訓練的一部分。記者郭靜諭/攝影

  畢業之後,直接入伍的程嘉彥適逢軍中陸光羽球隊成立,他有幸選拔入隊,並於25歲正式晉升羽球甲組,28歲還曾一度選拔入國手行列。當年羽球國手的定義嚴格,只有參加湯盃優霸盃的選手才是國手,程嘉彥雖取得前往加拿大參加湯盃的資格,卻因時值中美斷交,加拿大不給簽證,台灣代表隊無法入境,只好敗興而歸,而當時國手選拔又有年齡限制,程嘉彥因此失去了再為國家出賽的機會。即使如此,程嘉彥在賽壇上依然有不輸國手的實力,30歲之後馳騁於各大羽球國內外賽事,除了贏得國內不計其數的冠軍獎盃外,於國外還曾打敗美國當時趾高氣昂的奧運退休選手,也曾於一場日本大型國內錦標賽中奪得兩次冠軍,更於一場香港選手來台的友誼賽中,一戰打響了在香港羽球界的名聲。直至34歲,程嘉彥於國內的羽球排名一直維持第九,沒有退步過。

  除了比賽以外,程嘉彥亦曾任國家代表隊的教練。程嘉彥認為,球員的心理建設很重要,因為同樣的激勵方式,不見得每一位球員都能接受,因此程嘉彥認為,瞭解球員並提出適合的建議,是他帶球隊最重要的理念。他指出,一個球隊能不能贏,除了技術與體力,還有想贏的鬥志跟決心,當對手與自己實力相當,心境上的轉折往往是在一念之間,程嘉彥說:「如果當心中覺得『自己何必這麼累?』時,不管教練怎麼激勵,選手就已經先輸給自己。」程嘉彥的「因材施教」,使他帶領的國家代表隊充滿凝聚力與高昂的鬥志,2004年更於日本東京舉辦的優霸盃中,一舉拿下女雙第三名的耀眼成績,寫下台灣羽球史上光榮的一頁。

程嘉彥對每個球員,進行不同的建議。記者郭靜諭/攝影

  年過半百的程嘉彥,曾多次參與國際賽事,也擔任過國家代表隊教練,經歷了政治因素影響體育競技的親身之痛後,他對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可謂相當重視。「國家若沒有地位,活著就好像私生子一樣。」程嘉彥毫不諱言地表示,話中意指國家地位不明,於國際間就抬不起頭,選手就更沒地位可言。他亦認為,台灣的運動界雖然有從基層培養選手做起,可是沒有確實的配套措施,都只是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對運動的重視程度不夠與資源分配不均,自然導致先前擁有國手實力的球員出走。

  程嘉彥的羽球歷程幾經波折,但他秉持不服輸的鬥志以及自信,使他得以用勝利證明自己的實力。現在的他雖然已退居二線,較少參與運動賽事,並在中正大學教授體育課程,但是只要一上球場,他仍然是寶刀未老的實力派戰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