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評鑑委員的建議意見:從見證社區歷史的過程談社區興革事宜
文 / 黃勝宗 (台北市北投區吉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前言
懷著興奮與惶恐的心情,民國98年7月28日,首度以實務工作者身份應聘參與內政部全國績優社區評鑑工作,在此,特別感謝台北市政府的推薦及內政部的安排,讓參與社區工作歷經15年的我,有機會與同組四位大學教授委員,一同前往南部,進行一次有意義的觀摩學習之旅,並見證了台東、屏東、台南、高雄、嘉義等五個縣市20個績優社區的成長歷史。此行,南部縣市適逢莫拉克颱風及88水災無情的肆虐,部份縣市受創嚴重,原本排定8月11、12日的嘉義縣評鑑,因縣府及受評社區忙於水災的復建工作而順延一週。評鑑當天,受評社區在居民同心協力下,已迅速完成復原工作,讓我們見識到社區凝聚力的可貴。
評鑑過程
今年受評社區中,包括原住民社區、鄉村型社區及都會型社區三種,其中鄉村型社區佔絕大部份。由於人情味濃厚,當評鑑委員抵達時,社區巡守隊、志工媽媽及阿公、阿嬤等社區耆老,無不以辦喜事的心情列隊歡迎,並熱情的展現著各種不同的藝文民俗團隊學習成果,內容包括幼稚園小朋友的『鼓隊表演』、國小同學的『獨輪車隊表演』、社區的『媽媽舞獅團、土風舞班、太極拳、跳鼓陣、素蘭小姐要出嫁、國樂團、牛犁歌、山地舞』…等,對於同樣來自社區的我,除了感同身受外,更有幾許似曾相似的感覺,看著高齡80幾歲的阿公、阿嬤,為了社區的榮譽,同樣頂著烈日見證社區參與全國評鑑的歷史過程,內心頓時充滿著感激與不捨!這何嘗不是社區意識的最佳詮釋。
第二組受評的五個縣市,包括台東縣、屏東縣、台南縣、高雄縣、嘉義縣,其立案社區數總共有1818個,而其中有機會參與評鑑的社區不過20個,幾乎是千中選一相當不容易。由於每個社區代表著不同的縣市,大家為了榮譽無不全力以赴,不但全村總動員,會場更是座無虛席,其中65歲以上的社區耆老特別多,專精的眼神似乎流露著著對於評鑑結果的期待﹔而講評時,只要委員表示肯定鼓勵的,無不滿場報以熱烈的掌聲,也難怪建議事項,委員們皆以勉勵式的語氣表達,深怕稍有不慎打擊到社區的信心!由於粥少僧多,在激烈競爭下,難免會有遺珠之憾!現場,內政部社區及少年福利科田基武科長特別強調﹕『參加評鑑就是一種肯定,它不在於得獎與否,而在於藉此機會透過委員的建議了解社區執行缺失,俾據以檢討改進』。
社區評鑑內容包括『會務、財務及業務績效』三項,它有如蓋大樓建材中的『石子、水泥和細沙』,三者缺一不可,而會務、財務健全與否,一直是公部門對於社區輔導的重點。此次評鑑雖然時間緊促,看資料的時間不過十幾分鐘,不過委員們事先已就社區提供的資料充份研讀,輔以會場資料的審閱大致可以瞭解社區呈現的績效。在此,謹就評鑑過程提出幾點看法互相勉勵。
優點部份﹕
一、 各協會普遍與村里辦公處及轄內外有關機關團體、學校配合情形良好,社會資源也掌握得不錯。尤其評鑑現場,包括縣府首長、社會處長、承辦科長、鄉鎮長、縣議員、鄉鎮代表及村長,大都能親臨參與顯見對於社區評鑑的重視。
二、協會業務績效,包括︰福利社區化工作、社區發展工作、志工培訓、社區關懷據點、環境空間改造、社區創意產業、建立老人互助支持系統、社區守望相助隊、社區圖書室設置、身障者日托中心、社區藝文團隊、婦女成長福利、弱勢兒童及少年福利…等,多元化的營造幾乎涵蓋六星計畫六大面向,成效有目共睹值得肯定。
三、社區基本調查,包括﹕歷史、文化、經濟及人口特質、教育程度、自然環境靜、生活型態、互動體系、社區資源等,大都能做整理分析並建立資料。
四、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工作情形,包括志工的動員、關懷據點的落實、藝文團隊的成果展現,環境景觀的維護皆令人印象深刻。
會務需加強的部份︰
一、協會公文收發雖有存檔,但大都忽略了總幹事的簽辦流程,資料無法作有效管理。
二、社區問題及福利需求之調查仍可加強,以作為工作計畫擬定之參據。
三、協會配屬或內部作業組織,部份社區仍未訂定組織簡則。
四、部份協會資料準備有所不足,未能按評鑑指標分別呈現。
五、社區普遍缺乏電腦文書作業能力,應多招募年輕會員以協助資料整理建檔。
六、會務運作正常與否,關係著協會是否健全。因此建議縣政府能組織專業輔導團隊加
強輔導。
縣市政府業務特色及面臨的問題﹕
一、業務特色。
縣政府社會處社區行政科同仁,在有限的人力下仍盡責積極推動各項社區業務工作,精神值得肯定。縣市政府業務特色包括﹕
台南縣政府︰設置村里關懷中心274處,積極推動在地化服務、成立新住民關懷據點、設置失能老人及身障者緊急救援連線,皆為具有前瞻性特色之福利社區化工作模式。
台東縣政府︰推動【健康城市、落實永續發展】計畫,營造一個合於縣民健康生活的環境,並爭取WHO健康城市認證,值得鼓勵與肯定。
嘉義縣政府︰設置數位機會中心及行動便民學習車、行動醫療車、推動縣民E化及健康服務,將協會會務類型依據運作現況訂定分類原則,包括【停滯型、起步型、進階型、成熟形】四種,透過診斷後依類型加以有效輔導及整理,其方式值得借鏡。
屏東縣政府︰鄉鎮市首長的社造參訪見學活動、學校及公教人員參與社區營造工作獎勵要點訂定、印製魅力社區專刊分享30個社區的在地故事,也頗具創意。
高雄縣政府︰青春作伴好還鄉,媒合大專院校社團至社區關懷據點服務、舉辦『微風市集』廣場提供社區產銷平台、成立產業公積金回饋機制,值得推廣學習。
二、人力不足問題。
縣市政府對於社區業務重視程度不同,因此人力編制也不同,而各縣市立案社區數少則143個,多則高達453個,承辦人員除了本身專案工作外還需負責協會之會務、財務、業務輔導工作,行政工作業務龐雜,在人力有限下,往往只能就基礎面進行輔導,無法深入的協助社區建立特色,未來宜寬籌經費在鄉、鎮、區公所安排專職社工人員,就近協助輔導社區相關業務,發掘並培養在地人才參與公共事務。
社區面臨的問題﹕
一、協會與村里辦公處功能重疊資源無法整合。
1.協會屬人民團體由社會局(處)輔導,具有法人地位,可以單獨對外行文及獨立的會計制度。經費來源有會費收入、各界捐款及政府各項計畫補助款。其成立宗旨在於透過社區營造謀求社區居民福祉。在組織上只要30人即可依法成立協會,理事長由理事選舉產生任期二到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理事長及理、監事皆屬無給職。
2.村里辦公處為基層行政單位屬民政系統,業務由民政局(處)輔導。編制上除了里長、鄰長外並設村里幹事一人(屬公務人員),其功能除了配合政令宣導外還須肩負著居民的各項服務工作及公部門補助經費的執行。村里長由居民普選產生,一任四年連選得連任,其擁有一定的民意基礎,但由於缺乏法人地位,無法單獨對外行文,也無獨立的會計制度,因此政府補助經費還得靠鄉鎮區公所代為核銷。這也是許多公部門補助經費限制村里辦公處申請的原因之一。
3.由於協會與村里辦公處轄區相同,因此許多會務推動往往需要彼此的配合,而互動好的社區合作密切績效相輔相成。彼此對立的,則有如雙頭馬車各行其事造成社區的分裂。
4.協會與村里辦公處,其成立宗旨皆在於服務社區居民,兩者功能上雖有部份重疊,但目前福利社區化工作,及關懷據點之設置,皆以協會為對象,而忽略了村里辦公處可以積極扮演的角色,有鑑於福利資源共享及長者關懷服務應普及化原則,政府在制度的設計及資源的整合上仍有改進的空間。
二、協會人力更迭,經驗傳承不易。
由於協會理監事任期屆滿必須改選,因此當現任理事長卸任後,新任理事長常因經驗不足業務無法銜接,而社區人力不斷更替下,往往造成經驗傳承出現斷層,對於社區永續發展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三、社區活動場地不足,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