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衛醫師的懊悔:『想要做的事情沒做』
在LINE群組中,我看到一篇文章是2018年10月24日資深退休記者李淑娟在聯合報即時報導「告別王永衛醫師!妻子離世那夜,罹癌的他仍抱病看診。」經由網路新聞披露後,感動無數人,8小時內就達到30萬的點閱率。當時王永衛醫師提到:工作沒有完成式,整個治療過程,照樣上班,因為他認為一時找不到人接手,而且他也沒有想過,一向被工作塞滿滿的自己,停下來要做什麼?總認為人生終點還很遠。。。但是等他覺悟提前退休後,才發現:2個女兒生活無慮, 她們不需要我,而我已經退休,病人有其他醫生可以照顧,也不需要我。不再有人需要,有時很空虛。。。結果他放棄治療,三個月後逝世。
我看到的是一個人沒能認清自己的現狀,以為只要努力終於能夠戰勝現實。事實上身體有了症狀,就應該停下來思考,為什麼身體會有這些狀況?記得在職場工作時的我,曾經有人好意按摩我的肩頸,告訴我肩頸非常的僵硬,但是我一點感覺都沒有,現在想想原來是失去了與身體連結的能力,而不自知。偶而能感受到時,卻是酸痛的很,不知是打哪裡冒出來的?經過12年的退休生活,上了一些課程,現在比較能夠和自己連結,開始能感知到身體的狀態,開始著手愛自己,讓自己能慢下來,「讓自己的影子跟上來」,不再逞強認為將來在做,有什麼想法,現在就要即時採取行動,不要有遺憾。。。
健康自主管理,就是這樣的行動,先要敏感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要遲疑,就採取行動,作出改變,為自己的存在負責。可悲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王永衛醫師說:不再被需要,很空需。。。
我突然間想到,20多年前罹患癌症的老爸,要我陪他去環遊世界,我斷然的拒絕了,因為要請假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想想真是遺憾至極,也許老爸無憂無慮的帶著心愛的女兒去登山下海,也許病就因此而癒了,想到這裡事隔多年,我還是難過的潸然淚下。。。
******************************
今年7月15日我從服務了37載的台北榮總退休;同事們頻頻打探:還未屆退休年齡的我,被哪家醫院挖角?很少人知道,我罹患膀胱癌、肺癌兩種原發癌症,而我的妻子才癌逝不到一年;這兩、三年間,我從臨床醫師到重症病人家屬、到重症病人、從臨床實驗主持人、到申請成為癌症新藥受試者被拒(罹兩種癌不符收案條件);經歷這麼多角色,身分在白袍和病床間流轉。
工作沒有完成式
最後一次化療在5月中完成,整個治療過程,我照樣上班;一方面是多年來照顧的感染者上千人,一時找不到人接手;一方面,我也沒想過:一向被看病、查房、教學等工作塞滿了的自己,停下來要做什麼?總以為人生終點還很遠,等工作完成後再說。。。
永難釋懷的缺席
我太太也是肺癌,發現時已轉移骨骼和腦部,從病發到過世共三年。太太生病後,全家曾利用緩解期間規畫了一趟旅行。我知道她在病後對人生有了不同體悟,也對旅行充滿期待;但,結婚以來,很少陪太太出遊的我,明知她餘日無多,生命充滿變數,我還是被工作和病人追得團團轉。這趟旅行我還是選擇缺席了,沒想到,這件事也成了我心裡難以釋懷的痛。。。
摘自:
告別王永衛醫師!妻子離世那夜 罹癌的他仍抱病看診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3440659
******************
愛的接納
王醫師在台北榮總擔任感染科主任,畢生以事業為重。妻子過世當日,他懷著一顆傷痛的心仍然前去看診,後來回憶起來,他是又難過又懊悔,「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禮拜一,我在榮總看夜診,病人已預約掛了號,或從遠地趕來,因此只能把安排太太後事的重任交給女兒,那天照常看診到近9點。」忽略了與家人情感的連結,他非常愧疚,「說真的,如果說我有什麼後悔的事,就是沒有多一點時間給家人、給太太,然而時間已經不能重來……」。
記憶中,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可以說是「一片空白」,然而就在他住院期間,一家人好像又住一起了,由2個女兒與妹妹輪流悉心照顧,彌補了早年疏離的缺憾,彼此都十分珍惜這美好的機會。王醫師瞄了一眼在角落的女兒說:「很欣慰看著女兒在身旁,即使我們的話不多。」
愛的使命
在病逝前3個月,王醫師提前辦理退休, 退休後的空虛感讓他若有所失, 「2個女兒生活無慮, 她們不需要我,而我已經退休,病人有其他醫生可以照顧,也不需要我。不再有人需要,有時很空虛……」
摘自:
【安寧日記】愛,讓告別之路安寧而平靜 作者: 謝菊英(財團法人天主教仁愛修女會社工督導)
https://www.hospice.org.tw/content/1492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