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隋朝古寺隱侖後 石獅法淨寺低調現光芒

2019/07/17 11:40
3,61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石獅特稿)古籍記載,隋朝時在福建石獅侖後村曾有一座法華寺,後在唐代改名布金院。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布金院逐漸發展成泉州名寺,先後有過32位住持繼任,歷朝歷代也多有高官名人前來進香、題匾。布金院還於明代置學田百畝,資助地方學子。然而,明末清初寺院毀於戰亂,從此布金院淡出了大眾視線。此後數百年間,人們竟慢慢不再記得它曾經位居何處。

照片

直到1995年,在一位愛國華僑黃志勇先生的全力支持下,侖後村的人們對布金院進行了重建,讓古老的寺院重現於世,並將其命名為法淨寺

照片

今天的法淨寺也是石獅一座較有規模的寺廟。寺廟占地20畝,坐西北朝東南,題有“法淨寺”三個大字的寺廟山門就在海寧路邊。走進山門,面前是天王殿,莊重大氣的殿宇,透露著威嚴。

照片

從天王殿穿過,來到一個曲徑回轉的庭院,這裡有觀音像、放生池,鬱鬱蔥蔥的綠樹中還掩映著鐘鼓二樓。

照片

寺院中最有氣勢的圓通寶殿端坐在庭院後部高高的臺基上。大殿採用泉州廟宇的傳統建築規制和形式,屋頂為重簷歇山頂,屋頂正脊雕有雙龍戲珠,兩端為燕尾吻,簷下是蟠龍柱。整個建築雕樑畫棟,工藝考究,顯得莊重而神聖。

照片

圓通寶殿前的鑄銅大香爐是寺院一景。這座香爐高約4米,有4.5噸重。香爐腳是三隻蹲姿的獅子,姿態優美;兩側和爐身都是蟠龍,雕藝精緻,是法淨寺的重要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布金院重建時人們從工地的土層裡挖出了兩座圓形石塔。經考證,這兩座石塔是明代所建的僧人墓塔。其中一座保留較為完整,由條石砌成,內部磚砌,最上方還有佛像、蓮花等圖案,塔身的一個石塊上刻有“大明宣德庚戍年二月布金院住山釋立”等字樣,為法淨寺的歷史淵源考證提供了依據。墓塔靜處於寺院西側的文物園中,石獅文物部門在院牆立有保護標示。
重建的法淨寺設計大氣,廟宇建築宏偉,場地寬敞,既包含了佛教傳承的歷史淵源,又有傳統建築藝術的發揚光大,是石獅宗教旅遊觀光不應錯過的景點。隨著石獅全域旅遊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法淨寺將和眾多的人文、自然景觀一起,組成內容豐富的旅遊資源,成為人們瞭解石獅歷史文化的美麗名片。
(茅羅平 文/圖)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