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向24次成功攻上聖母峰的雪巴神人致敬…

2019/05/28 06:02
3,752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照片

向24次成功攻上聖母峰的雪巴神人致敬…

 

※ 行者獨步於遙遠的曠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處處的難題,只因為一個執著的信任,敢於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腳下,為後來人度步出一往無垠的疆土。(余秋雨.《行者無疆》) ※

 

一個人,登頂北大武山千次、完成數十度的百岳、成功攻頂聖母峰24次,這是什麼樣的毅力、什麼樣的念力、什麼樣的執著、什麼樣的運氣、什麼樣的神蹟?但都有人做到了,而且這個紀錄極可能會一直被打破、創造?因為,人有無限可能也願意創造無限?更會為這份未知的可能而賭上自己的一切…亦在所不惜?

真的是讀山、走山,千遍也不厭倦?在適合攀登的季節裡,艱辛而冒險地攀登中,有令人眼界大開的美景、有令人難以言喻的複雜感受。享受犧牲,也值得?但有些是迫於生活,而必須一再入山、一再冒險,其間之感受,真是「如飲水者,冷熱自知」啊!

山,讀你這部喜悅的經典,百遍千遍也不厭倦,因為裡面我有既喜愛又美麗的語句;讀你百變的容顏,在眉目之間鎖藏著我深深的崇敬與感動;在你唇齒間,留有我的想像與期盼,這一生一世將有不盡的讀你、穿梭與攀登,而這一切都鐫刻在屬於大山的容顏上?讀山、走山,耗盡我一生!敬請讀山讀到情節動人處,大大的向山按個讚,或許是該有的禮貌?

你能想像,聖母峰這個地表高聳聖山,被同一個人三番兩次的造訪?為了追求卓越?為了追求虛榮?為了追求境界?為了追求無限?但其實都不是。他~尼泊爾49歲的雪巴人瑞塔(Kami Rita Sherpa),他說,「並非為了世界紀錄而爬,我只是在工作。」是的,在工作,為了一份神聖的工作而一再向被認為是「死亡地帶」去挑戰,這種無奈、這種辛酸、這種激勵、這種勇氣、這種豁達,需要世人用一種很特殊的眼光來看待、用一種很細膩的心思來理解!向死亡討生活,蘊含了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是何等的悲壯但不淒涼?

就在2014年4月18日這一天,聖母峰山域發生了大雪崩,覆蓋了30名雪巴人(後來只有14人獲救,16人罹山)。當時尼泊爾全國登山嚮導協會的帕桑,他在接受訪問時就很感慨的說:「的確,辛苦的工作都是雪巴人在做。顧客會自誇說:『我登頂過3次、4次。』他們是我們的客人,我們要接受現實,我們的工作就是讓他們舒舒服服登頂……顧客就是我們的神佛。」另一位雪巴人領袖尼瑪努魯也表示,打頭陣的雪巴人,冒的風險比誰都高,「今天發生這種事情,我們只能為自己感到難過。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朝不保夕,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這是一份很可怕的工作。」

儘管可怕,但為了生活、為了一家溫飽、為了給下一代更優的競爭可能,這一切的辛酸、付出與冒險,似乎都是值得的?雖然雪巴瑞塔有超乎常人的能耐與好運氣,成就他今天輝煌的紀錄?回歸現實面,若以1996年間的行情為例來說,2個月冒險登聖母峰的西方嚮導(非雪巴人)酬勞在1至1.5萬美元,而老練的登山雪巴卻只拿1400到2500美元(那個年頭登聖母峰的團費是每人繳交6.5萬美元的世界天價)。這個行情表,說明了什麼呢?套句台灣廣告詞說,「平平16歲,怎差那麼多?」不公平的甚至帶有歧視性的酬勞,對總是處在冒險犯難第一線的雪巴嚮導來說,實在應該大大的被改善,但誰會替雪巴響導們爭取用命換來應該等值的福利呢?

瑞塔他從1994年首登聖母峰以來,到去(2018)年是第22度攻頂成功,超越他與另外兩名雪巴人共享的世界紀錄。而今(2019)年5月15日他又第23次成功攻頂了,一週後(21日)又締造出新的個人累積攻頂24次記錄!我們真不知道要用什麼話語、什麼角度來思考與評論這項壯舉?20年的登聖母峰職業嚮導歲月裡,就有24次成功登頂紀錄而且安然無恙?也許這就叫登聖母峰的神人吧?山神轉世乎?

一個人,如果不是被生活逼到,他能一再向人類所謂的「不可能」去創造出「可能」來,且一直刷新紀錄?據悉,瑞塔他還去攀登過其他8000M以上的大山,包括巴基斯坦喬戈里峰(K2)。這種能耐,也許要歸功於這些大多數的雪巴人居住在2700至4200公尺之間的村莊裡,生理上很能適應高海拔的艱苦環境,對天時與地利知之甚詳,因此攀登起來似乎「如魚得水」?打從1921年的聖母峰遠征隊開始雇用了一大群雪巴人當挑夫和營地助手、甚至帶路嚮導以來,迄今近100年間,幾乎所有遠征隊伍都必須遵行這個雇用雪巴人當助手或嚮導的「慣例」,例外可說是少之又少?也許例外就是潛藏著另類的危險?

雪巴人在聖母峰山域討生活卻付出了極高的代價,在犧牲生命與獲得收益之間,可說是不成比例。Discovery頻道曾獲得2014年雪崩山難時聖母峰上的第一手畫面,透過該鏡頭看到雪巴嚮導或雪巴工作人員在最軟弱無助的時刻,思考是否值得繼續冒生命危險從事聖母峰登頂工作的重要轉捩歷程。但不繼續從事這個行業,還能幹什麼?2016年04月16日,東森新聞雲的一篇報導指出,「攀登一次聖母峰需要2個月以上的時間,要價10萬美元,相當於台幣300萬,平均每年吸引約600人前來挑戰,登山已成為尼泊爾重要的經濟來源,政府一年觀光獲利可達3億6千萬美元。」若從聖母峰南面登頂,則必須經過隨時都在變化流動的昆布冰瀑地形,此地也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登山途徑?但是每一登山季2個月裡,雪巴人必須來回經過超過30次,就算是善於觀察自然氣候的雪巴人都說:「雪崩完全不可預測」?因此,每一次的登峰造極都像是在玩俄羅斯輪盤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輪到自己命喪冰山?所以有人就說這些雪巴嚮導及工作人員,「他們通常不會成為新聞人物,一旦例外,往往悲劇。」吃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拜田頭,凡事要心存感恩,成功攀登過聖母峰者著實應該由衷的感激雪巴嚮導及工作人員的辛勞與付出!

從瑞塔這位老兄連連成功攻頂聖母峰的紀錄,不禁讓人想起1963年前後時期在中國被吹捧得像神靈般的「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不知是否真有其人),劉少奇當時題說:「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今天登山界看到雪巴嚮導瑞塔的成就,稍改一下劉少奇的話為「學習瑞塔雪巴平凡而偉大的服務山友攻頂聖母峰精神」!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訂定一個較高的目標來追求,向著標竿去學習、去奮進,這股動力、精神會引領催促著我們去翻越過一座又一座不平凡的高聳!

~ 百岳老查 2019.05.28.

 

附 記:

1.照片一,引自2019.05.21.自由時報,尼泊爾49歲雪巴人瑞塔,15日才剛創下第23次登頂聖母峰的世界紀錄,結果一週之內他又達成第24次登頂(美聯社)。瑞塔他似乎沒有退休的打算,希望能繼續走下去,多攀登幾次聖母峰,他說,「自己還可以再爬好幾年沒問題,畢竟自己身體健康,現在又有了氧氣瓶輔助,他相信到60歲左右還是能登山。」

2.照片二,引自2019.05.28.蘋果日報(翻攝詹喬愉臉書),身高僅154公分的詹喬愉志氣高,於5月27日凌晨成功且安全的攻上聖母峰,成為台灣第2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登山家。(彥恩國際經紀提供)由於5月中下旬這幾天天氣特別晴朗,登山客「一窩蜂」搶攻登頂,以至於出現登聖母峰山徑上「大塞車」景觀,更有人因而喪命。我國登山界也不惶多讓,也趕上這一波好天氣熱潮,幾天前也有竹科工程師曾文毅於5月17日成功且安全的登頂聖母峰。真是好樣的!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