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都市氣候工作坊 探索新生大排

2019/02/20 21:51
9,654次瀏覽 ・ 3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0
檢舉

都市氣候工作坊 探索新生大排

 

    北美館微建築講座系列活動 舉辦「都市氣候工作坊」,探討台北與水的關係,在當前氣候變異中,我們在觀念及實際作為上,要如何去面對與調適。

〈黃瑞茂老師訪談〉

    今天是都市氣候工作坊希望對台北在談所謂氣候異變議題的討論時,很真實的就是水,就是整個台北都市氣候異變之後的強降雨所造成的淹水、排水問題,到底該怎樣來面對。

   我們不要想說,海是在淡水河口,其實整個台北盆地就在海的旁邊,也就是說台北要去討論氣候異變,洪水、排水的問題是蠻重要的,我們不能忽視這個事情的嚴重性,所以特別安排這樣的體驗之旅,來讓一些朋友體驗看看,到底台北與水的關係是怎樣。

照片

     除了研討會,為讓關心這議題人士了解新生大排〈特一號大排〉現狀,2月17日上午並進行一項體驗之旅。

〈黃瑞茂老師訪談〉

    我們今天特別從三腳渡坐船進入到大排裡面,今天船家把我們帶到,大概接近八德路,也就是華山倉庫這個地方。

照片

    新生北路高架道路大家很熟悉,但是對高架橋下那條水溝的背景並不了解,不知道它就是新生大排〈含新生南路路面下涵洞〉,有一段時間常被誤認是瑠公大圳的遺跡。

〈台北市文山社大文山學學程召集人何文賢老師訪談〉

    新生大排是日治時期,為了都市排水需要所建造的排水系統,事實上它與瑠公圳是不一樣的,瑠公圳是屬於農田灌溉系統,過去一直有人把新生大排當作是瑠公圳,也就是說它是都市在防洪的一個大建設,目前這整個系統仍一直在運行中。

照片

   北美館後方旁邊的水門就是新生大排匯流基隆河、潮汐水流的管制閥門,由市府管理,舢舨也需透過一定手續,以及配合潮汐才能進出。新生大排有都市排水、防洪功能,至今仍在運作,希望透過研討、體驗,讓民眾了解它的重要,也需管理、維護。

〈台北市文山社大文山學學程召集人何文賢老師訪談〉

    今天活動坐舢舨船沿基隆河進到新生大排中,從過程中感覺是一次難得的經驗,算是一開眼界。大排裡面就是我們都市的一些水,可能雨水較多,家庭廢水也有一些,所以在裏面會有一點味道,但整個水質因台北鄰近海邊,有漲、退潮水的交流,所以也還不是太壞。

    新生大排過去有人傳云要把它打開,仿照韓國清溪川,這事萬萬不可,畢竟它不是瑠公圳,而是人造的排水溝。

    所以今天的整個行程讓我們了解了新生大排功能,或是了解它也需要維護、也需要一些空氣流通、做一些更好的規劃。

照片

      台北市文山社大公民新聞社   邱明 台北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