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事實上的處分權"漂白違章建築 - 法官枉法審判的又一例

2009/08/28 18:09
7,252次瀏覽 ・ 1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建築法是檢視建築物是否合乎基本安全的法律,但是,不論建築法如何謹慎制定,建管處或工務局如何盡力把關,終究,不敵民事法庭對違章建築的任意放行。

民事法庭對違章建築者,一概依法官自由心證「完成相當百分比,即取得"事實上的處分權"。」枉顧民法關於不動產物權的明文規定:民法第758條(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而取得,非經登記,不生效力),民法第759條(不動產物權非因法律行為,於登記前已取得,應登記,始得處分其物權)、民法第765條(不動產物權,含使用與處分)、民法第757條(物權,不得創設),故違章建築根本沒有什麼"事實上的處分權"。因為法官違法濫權予違章建築者"事實上的處分權",造成繼承、租賃或買賣均為有權占有。

有了違法解釋,自然,違章建築的住戶與違章建築者,只要有繼承、租賃或買賣關係,就可合法地入住,不論是否為無辜第三者。至於建築法擔心的安全問題,自然不是民事法庭需考慮。此外,一案不兩判,違章建築的住戶取得的是永久的合法居住權。無建照、無勘驗記錄的違章建築可合法入住,後遺症將是民事法庭可漂白違章建築、無辜第三者承受潛在的生命危險。

小小拆除大隊的拆除預算,當然趕不上民事法庭漂白違章建築的速度。如果建築法在安全上是必需的,那麼,懂該法的建商若蓋出違章建築卻遲不處理,就應被判敗訴,勝方可依規定墊付拆屋費,不需動用拆除預算。漂白違章建築,出事時,違章建築者多已不知去向,卻由一群無辜的違章建築住戶或其他人來承受。不管民事法庭是基於同情或其它,無事時便好,但發生不可預料的天災人禍時,卻是施小惠換人命,納稅人更是政府善後的最佳提款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WEnews (未驗證) ・ 2009/10/27 14:35

版主您好

國民健康局與WEnews全民新聞網共同關懷口腔癌病患,
目前正舉辦「人生的改變,重生的幸福」追新聞活動,
徵選改變人生的感動故事,由於您的文章很讚,特別邀請您來參加 ;
我們將徵選出五位特派公民記者,
後續將提供相關對象與內容進行採訪任務,
每名記者將獲得獎金一萬元。
徵文活動頁http://rd.nownews.com/rds.php?owner=373&client=1703
發文教學頁http://blog.nownews.com/weclub/textview.php?file=332953

謝謝您 祝您天天快樂 身體健康
WEnews編採小組(WEnews.cc)敬上

===WE have good News 讓世界看到您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