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環境團體地球日大串聯 直指破壞環境最大的企業是政府
文/環境資訊電子報
上週五(22日)世界地球日,第二屆全國NGOs(非政府組織)環境會議在台北NGO會館舉行。全國超過50個環境團體齊聚一堂,共商國家環境政策推動、教育推廣、環境運動、地方議題串聯等環境議題。陳水扁總統應邀於會中致詞時,再度重申非核家園的理念,並將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非核家園推動計畫」及「溫室氣體管制法」,確保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台灣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不過,大會宣言明白指出,民進黨執政後推動許多對環境不友善的政策,環境團體必須擺脫昔日環境運動戰友變成環境破壞兇手的失落之情,培養專業能力。
與會人士並以實際行動,票選出核四續建、蘇花高興建等台灣十大創傷環境議題,並直指原來破壞環境最大的企業是政府。
這次大會的發起單位包括台灣環保聯盟、主婦聯盟、荒野保護協會、台灣生態學會等全國超過50個環境團體,會議整合了北、中、南、東四場分區會議的討論結果,提出共同結論。大會主要目的在促進全國環境團體的交流與聯誼,並且凝聚全國共識。環境會議的四大主題為:一、推動環保法案、國家環保政策;二、培育環保人才、推廣群眾教育;三、媒體與環境運動;四、地方關注議題串聯。
2005年全國環境NGOs會議宣言中明白指出,民進黨執政後推動許多對環境不友善的政策,包括蘇花高、核四續建、湖山水庫,甚至通過增加台灣溫室氣體排放管制量,可能讓所有產品慘遭國際貿易抵制的台塑煉鋼廠及雲林石化園區開發案。環境團體必須擺脫昔日環境運動戰友變成環境破壞兇手的失落之情,培養專業能力,建立群眾基礎。
發起單位之一的台灣環保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表示,由於環保團體及環境議題長期處於弱勢,在現今的執政的民進黨不重視環境議題,不積極保護環境的情形下,希望透過這次經由地方會議到全國會議的討論過程,凝聚全國環保團體的力量,共同對政府形成壓力,重新評估有爭議的開發案。
會中環境團體代表票選出台灣十大創傷環境議題,依序為核四續建、蘇花高興建案、八輕煉鋼廠、核一及核三廠延役、全台纜車規劃、核廢料不當處理、湖山水庫開發案、中橫復建、濱南七輕及大煉鋼廠、全民造林運動、焚化爐不當政策。從十大創傷環境議題中可以發現,原來破壞環境最大的企業是政府。
台灣環保聯盟創會會長、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沉痛的表示,現在的環境運動跟20年前一樣,人民仍然是要「自力救濟」四處抗爭。今天媒體雖然增加了,但是環境議題仍舊是弱勢。環境是公共事務,既然是公共事務,就是是政治要解決的問題。
靜宜大學生態系教授陳玉峰表示,台灣人的文化格局小,永續發展的意義已經被全面扭曲。他鼓勵有環境意識的年輕人參政,成立影子政府。另外他更對氣候變遷對台灣可能造成的環境災難提出嚴重警告,他表示今年降雨與乾旱極端化的分配不均現象,已讓台灣的生態危機已進入紅色恐怖階段;3月的異常降雪意味著今年夏季將有異常高溫,瞬間極端化的氣溫、雨量將引發病媒蟲害系統失衡造成全島生物性的災變。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獲美國矽谷毒物聯盟2001年「環保特殊貢獻獎」的林聖崇表示,去年與今年兩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對政府環境政策,同樣感到強烈的不滿。從樂觀面來看,可以發現環境運動在論述上有長足的進步。另一方面,今年可以發現環境團體已逐漸尋求法律訴訟途徑解決環境爭議,這是台灣走向民主法治社會的正面發展。
延續422當天票選出十大創傷環境議題,主辦單位接下來將陸續舉辦環境不友善企業及環境不友善學者的票選活動,並呼籲全國環境團體能關注6月舉辦的全國能源會議──因應京都議定書生效,台灣能源結構的調整勢必影響到全國產業政策的調整方向。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60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