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注意力VS集中注意力 各有各的使用時機
最近在市立聯合醫院的慢性病健康自主管理課程作行政志工,將課程內容認真的看過,自認為自己已經接近能拿到敬老票的年紀,還能沒有任何西醫定義的慢性病,不需要長期吃藥,覺得很慶幸。外子說他去參加同學會,吃飯時一半的同學拿出藥來服用,且最近一位雖然正職退休但仍在職場作任校長菁英職務人士突然過世,不甚唏噓!
雖說是行政志工,但是我也接受了師資的完整訓練,有一本美國史丹福大學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組長訓練手冊,這個訓練課程是天主教輔仁大學護理系統籌台灣版本訓練教材的編纂,原來中文版本是香港復康會自我管理培訓及發展中心統籌編制的,整個課程共分六次進行,每次2.5小時,每次進行都很有規劃,組織嚴密,內容充實。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有提供一個自我管理百寶箱,共有13項重要的項目在課程中都會學習到,非常受用。
在複習時第一堂課,看到一個重要的概念:分散注意力,當我們碰到慢性疾病時,難免會碰到難題讓身體很不舒爽,這裡在第一堂課就拋出分散注意力的法寶,其實就是百寶箱中的運用思考去分散注意力,我覺得非常的受用。記得20年前在印儀學院上基礎課程時,就有過相同的體驗,就是想像吃檸檬的滋味,實際上嘴裡沒有什麼東西,但是就是有口水流出來,也就是運用中國古老的故事:望梅止渴的衍伸,非常的有意思。這不是新的概念,但是這個課程將一些既有的技巧,巧妙的串連在一起,再加上不批判不評斷的腦力激盪基本素養,是在我上非暴力溝通課程中最重要的學習,真是非常棒的課程。如果大家都能將不批判不評斷內化到每天的生活中,煩惱就會少掉許多,可以集中到自己生活的反省方面,不假外求去迎合自己的舊有習性。
昨天帶老媽去上主日禮拜,牧師說上到天堂審判時,上帝要我們講這一生的經歷,如果我們一直在講別人怎樣待我們的事情,上帝會回我們一句話,剛才是講別人,現在請講你自己。。。如果事情都怪罪別人,問題永遠都在那裡不能解決,如果我們發現事情是在自己,那就有改變的可能。。。
而牧師說我們很多人都將時間填滿,實際上問題根本沒有解決,要找出問題的根源,雖然痛苦,但是卻是癥結所在,如果有人說讓你痛苦的話,要認真的聽,捫心自問,他說的是不是確有其事?還是誤解?找出問題去解決,生活才能有辦法脫離煩惱。。。很可惜我沒有聽完,因為養護所規定11:30要回到,以免耽誤到工作人員的休息。我知道雖然別的住民可以有較為彈性的時間回院,但是因為老媽是需要灌食的,且我會停留久一點時間,確定所有細節都處理完畢才離開,給院方太大的負擔,所以有必要遵守規定,不要讓別人煩惱。這就是我的學習,既然不能放棄自己的原則,就要另一方面盡量配合,求取雙贏的和諧,才是老媽現在處境最佳的處理方式。。。
分散注意力和集中注意力解決問題,都是好方法,單看自己當時的能力問題,如果還沒有能力解決,只有分散注意力,讓自己能夠過得了當前的難關;當難關過了,就可以回頭來看,有什麼妙招可以徹底解決?最近知道有些人在退休後,進入到宗教領域去尋求人生的道路,非常的好,總要有一個依歸,知道有人會在乎自己,上帝就是這樣的一個選擇,祂很慈悲也希望所有基督徒都能像祂一樣的慈悲,要活出基督的樣式,當我們看到別人的痛苦時,很多時候我們知道自己的痛苦其實並沒有那麼的痛,永遠有人比我們更痛,看到別人可以忘掉自己,活出基督的樣式,可以化小我為大我,分散掉注意力,自己的問題就可以釋懷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