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rthur Chen、Shary Lai
2009年2月7日,農曆春節過後的第一個週末,資深藝術收藏家-家畫廊負責人也是新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王賜勇,首次對外公開分享他38年藝術收藏過程,與會者除了同步見證台灣藝術環境的發展史,對於王賜勇從喜歡逛畫廊,到收藏藝術品,甚至從家族事業提前退休開起畫廊,完全投入他最喜愛的藝術世界裡並創下豐碩的投資報酬,莫不驚嘆與佩服。
認識王賜勇的後輩,熟識後習慣稱他「老爹」,暱稱中包含了王賜勇像家人般真誠與人互動分享以及業界對其在藝術推廣上的尊敬。
藝術所帶給他的喜樂,讓他從二十多年前就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情,投注諸多心力在藝術環境推廣,從自費印製藝廊展期快訊,到1986年創辦國內第一份藝術刊物「藝聲」免費贈閱給各單位團體,王賜勇不僅找到人生的志業,並透過興趣的分享以及畫廊事業的經營促進了台灣藝術產業市場的發展。
從逛畫廊到開畫廊
問到收藏畫作,王賜勇可以說是得利於從小的薰陶,1957年,15歲那年,居住在金瓜石的王賜勇父親,在藝術家洪瑞麟邀約下帶他到省立美術館看其畫展,在捧場的心態下以台幣3,000元購買了洪瑞麟的「靜物」作品;適巧隔壁展出楊三郎個展,也順帶以同等價格買下了楊三郎的「海景」,在1970年代,普通上班族月薪約略在5、600元,王賜勇則幸運的因為父親的原故,透過接觸台灣早期本土藝術家作品,而啟迪他未來的藝術收藏人生。
高中時期,王賜勇參加了美術老師所組成的繪畫小組,每週外出寫生的養成,可說是奠定王賜勇美感的重要基石。隨後到美國留學、歐洲度蜜月,皆趁機遊歷了美、歐、日的諸多美術館及藝廊。王賜勇說,不論到那裡就很自然地想去看看藝術作品,為了這個目的,還曾雙腳走遍紐約等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對藝術的喜愛由此可見一般。
1971年回到台灣,投入忙碌的家族事業之際,王賜勇仍延續逛畫廊的興趣,但當時台灣藝術情報訊息並不流通,首個逛到的是兼營錶框業務的好望角畫廊,接觸到台灣本土藝術家的山水書法作品,當時看喜歡就買了些藝術家的專長代表作品,王賜勇說當時一幅作品約略1,500~3,000元,仍領家族事業薪水的他,便每月提撥薪水來買畫,藉由沈浸藝術氛圍紓解工作上的壓力。
王賜勇直至1974年才開始收藏第一幅西畫--席德進的「風景」作品,王賜勇認為這才是他真正藝術收藏的開始。
因逛畫廊也開始接觸藝術家,這也養成後來王賜勇將藝術家的接觸視為藝術收藏時重要參考依據之一。1975年,王賜勇首次透過大量收購藝術家作品的方式支持台灣創作者林惺嶽出國留學。王賜勇指出,有潛力的年輕創作者很須要收藏者透過購買作品的方式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否則創作環境就會產生斷層;另外,若以投資角度來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相對價格較低,只要喜歡買回家欣賞就值回票價了,更何論未來增值的潛力呢?這也是王賜勇仍持續不斷代理及收藏年輕藝術家作品的主要原因。
王賜勇的藝術收藏哲學-喜歡
1981年,當初王賜勇在好望角畫廊收購的作品,已漲到40萬一幅,王賜勇賣出了第一幅畫,獲利200倍,這是他當初收藏時沒有想到的結果,也成為王賜勇後來提前退休專心做他喜歡的藝術收藏興趣很重要的里程碑;但是他也強調,身為收藏家絕對不可以模糊焦點,切勿為了投資獲利而購買,喜歡還是最重要的,投資獲利只不過是在藝術收藏過程中,令人羡慕的附加價值吧!
1986年,台灣的第一份藝術刊物「藝聲」誕生。很難想像,這份刊物的源起是因為王賜勇為了方便安排每個月逛畫廊的行程,而做的藝術展期行事曆,當時也順便印製送給扶輪社會友等朋友,沒想到需求從200份,一年後就增加到2,000份;王賜勇對藝術推廣也讓雜誌媒體以「畫廊的義務響導」專題報導介紹他。
隨後王賜勇找了銘傳大傳系的學生在1986年創辦了「藝聲」,刊物,從一開始的5,000人很快的發行量就增加到1,5000份。兩年後隨著專業的藝術雜誌紛紛發行,王賜勇覺得市場情報愈來愈豐富了,才停止了這段免費刊物推廣藝術活動的計劃。
1989年,王賜勇開始接觸到中國旅法畫家潘玉良以及常玉的作品,對作品的喜好以及對鑑賞力,讓他開始覺得許多旅居海外的華人畫家,藝術價值更優於台灣很多人在熱衷收藏的台灣本土藝術家。當時王賜勇賣掉炙手可熱的台灣本土藝術家作品而一口氣買下常玉30多幅作品的行動,讓許多人認為是愚不可及的事。2008年王賜勇收藏的一幅常玉作品在上海拍賣會上賣出新台幣4千多萬,當時收購時一幅才30萬,驚人的倍數獲利也讓人佩服王賜勇獨到的眼光。
對於旁人驚嘆,王賜勇卻說,我覺得常玉的藝術價值不只如此,在他心目中,常玉就是「中國的畢卡索」。這也是他對另一個他喜愛的收藏──余承堯作品的看法。不跟隨市場,忠於自己的喜歡,這也是王賜勇一路走來的收藏哲學。
1992年,王賜勇結束家族事業,40多歲退休投入他最喜歡的藝術收藏經營輝煌時代畫廊;他形容藝術收藏就像打嗎啡一樣,一著迷就停不下來。
1994年經營「家畫廊」,跳脫台灣當時畫廊以經紀早期台灣本土藝術家的作品,而以年輕藝術家為主軸,王賜勇說開畫廊不是目的,只是實現他的理想。他希望「家畫廊」不僅是他收藏藝術品的家,更是一個可以支持很多藝術家得以依賴的家。
王賜勇一再重覆地強調,在購買畫作上其實要先將自己的喜歡擺在第一位,再看藝術家潛力,最後才問經濟價值;對於許多人專注在藝術投資甚至炒作市場之行徑,王賜勇認為並無法實際反應藝術品帶給人心靈精神層面的真正價值。
2008年末,在一片景氣低迷,許多畫廊因營運不善而結束運營之際,王賜勇卻頂下台北市永康街的「六號星球」畫廊,開始展出台灣年輕藝術家的插畫作品。王賜勇說,他認為永康街是個很好的文教區,原本就有一些畫廊及具有文化的特色商店進駐,但他覺得應要有十家以上畫廊進駐此區,讓它形成一個藝術氛圍,同步也會帶動整體市場的;所以兩年多前,王賜勇就開始在永康街尋找合適的地點,截至2008年底,永康街仍在營運中的畫廊約有六家,所以王賜勇也希望他的進駐可以帶動其它畫廊或有心者一起投入永康藝術生活圈的經營。
2009年接任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之職,王賜勇不僅要全力投注舉辦第三屆國際藝術博覽會,與國際藝術圈的拜訪交流亦是重點。另外,為了要讓更多人輕鬆的接觸藝術,每個月「家畫廊」及「六號星球」都會有許多藝文活動,除了邀請藝術家與大家面對面分享創作理念,並將透過不同領域的達人,帶領大家用不同的觀點進入藝術世界.
More Information
開放時間:週二到週日10:00~18:00(週一請先預約)
連絡電話:(02)2591-4302
地 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 30 號1樓之1 後棟
? 六號星球
連絡電話:(02)2595-2449
地 址:台北市永康街12巷6號
此文同步刊載至:多益情報誌NO15.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