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人工外來樹種的純林」也會有生態? 你耶良心到底在哪裡?【守護森林】從黑心柳杉看台灣的林業

2016/03/16 15:03
7,41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上接:

無奈請問真的是0分貝嗎? 台灣最恐怖森林…「這裡聽不到任何聲音」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理事長吳仁邦奔逃出阿里山

https://www.peopo.org/news/301721

*************************

寫完上面的轉貼報導,又有網友提供另一則臉書文章: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7169752059969&id=1167670523

我無言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系統性的自我毀滅吧!

而該篇文章很長,不適合再轉貼文章,所以就拆成兩篇。我詢問可否轉載,原作者Angela Chang有這樣的補充:

我要稍微補充一下,芭樂樹那個地方周圍幾公里也有果園,我猜應該果農為了保護收成也對野鼠野鳥下藥,然後造成這個現象。

另外有人說可能我們去的時間不對,但應該這麼大的林區連一聲鳥叫蟲鳴都沒有,也是很特別的。是時間或是季節問題,我想還是很有爭議,但這幾個問題都是應該列入環境危害的說明。

**************************************************************************

在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理事長吳仁邦和Angela Chang上貼出了這兩則文章後,受到很多網友的討伐說去的時間不對等等。。。注意到吳仁邦的臉書上另貼出地球公民李根政更新的文章,談人造林的文章,一併轉貼在這裡做為參考。

-------------------------------------------------------------------

照片

這兩天心裡面很嘔!

去年跟楊國禎老師去一處林務局管理的人工林,非常意外的發現育苗區旁有一棵香甜成熟的台灣土芭樂,我問林務局的人,他們說他們沒有對土芭樂下毒,我們放心的吃了幾棵。

吃著吃著,我心裡面泛起了很大的疑問......

這裡的鳥呢?
這裡的鳥去哪裡了?

我觀察林場附近有很多的果園,那裡是種梨子和葡萄還有柿子桃子之類的水果之鄉,我親眼見果農噴洒著農藥,而且很驚人的是果農根本沒有帶口罩保護自己一下,雖然我不知道農藥的成份,但是我猜想著很多農民罹患肝癌比例偏高跟「噴農藥時不戴口罩」的習慣應該脫離不了關係。

ok,以上所說的這句話,如果遇到某些自以為是學術界的人,大概又要痛批我「你不要亂講,你拿出證據來」,很糟糕的是,通常我判斷事情是用直覺以及基本的常識,而不是找出一大堆統計數據或是健康風險評估報告,這種東西基本上要找資料也許有,但是請你不要找出論文出來告訴我「噴農藥不用戴口罩很安全」,因為不管怎麼寫,我也會認為這種論文他馬的給我擦狗大便我還嫌臭。

接下來我去了雪霸農場的野馬瞰山(人工林),大雪山伐木過後的林場(人工林),一年四季,我去了幾個號稱景色優美的地方,我卻覺得詭異的安靜。

我跟吳仁邦提起這件事情,他說他在阿里山也有遇到過死寂的森林,在死寂的森林中那種巨大的壓迫感讓他覺得很可怕,而他二十幾年來幾乎是每個星期上山的,阿里山的崩塌,濫墾,盜伐....他對阿里山的生與死,愛與恨,如此熟悉。

台灣的林業發展史是土地的滄桑史,眾生的悲歌,林業學學的是怎麼利用森林獲取最大的木材,如何砍伐,如何種植,這跟生態學是兩個極端,林業與生態看起來是勢不兩立的敵人,所以如果有學森林學的人很討厭我,那我覺得也是無妨,本來大家的立場就不一樣,我們唱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學,他們唱他們的砍樹造林學。

他們需要砍樹造林賺摳摳無可厚非,我們需要喚醒環境保護的意識,珍惜紙張,珍惜土地,節約簡樸和互助合作的生活是人類永續生存之道,讓過度開發的山林水土好好的修養生息才是長久且負責任的態度。

但是很基本的知識和事實並不能被抹殺的,阿里山過去砍伐森林是整片山都砍,我爬山的時候想著林相單一整齊的森林裡過去曾經就是台灣檜木的生長之地,這些樹已經過世很多年了,可是卻依然感受到精誠魂魄依舊在哭泣的悲涼感。

好啦,好啦!我很感性,但是今天不談那些感性的東西。

「我們用基本知識去想也知道砍掉原生森林後,那時候已經有一波小動物和昆蟲的大逃亡了,接下來種植人工純林的過程中又要噴除草劑讓小苗養大,又是讓好不容易還留下來的小蟲蟲展開另外一波死亡加上大逃亡,由於面積實在太大了,一整座山都是這樣的,所以死寂的森林就是這樣產生的。」

這樣並不難理解吧?

讀森林的人批判我,把我罵的很難聽喔,老實說,他們媽媽是不是這樣罵過他們不知道,但是我的年紀應該是差不多可以當他們媽媽了,他們罵我可是罵的很難聽,難聽到我覺得罷凌一個歐巴桑可以讓台灣的森林變好嘛?如果可以給他們罵也無所謂啦,反正我也跟政治人物學習了臉皮很厚,厚到原子彈都打不進去的程度,這樣才能夠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他們如果罵的有道理,老娘知錯能改,但是如果是寐著良心說「人工外來樹種的純林」也會有生態,那我是不能夠接受的,生態不是人工純林和外來樹種提供的,是周圍的在自然的情況底下復育的植物提供的,我不是學者,但是我敢講這樣的話,至於那些什麼「人工純林的生態並不比自然林差」的話,我覺得.......

陳小雲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你耶良心到底在哪裡?」

學術界要有學術界的良心,能夠讀很多書,上很好的學校,這是一種環境的恩賜,我讀陳玉峰教授的書和跟楊教授學習如何珍惜台灣的樹木,我以前看清境農場的時候想的是如果買下一塊地來開發民宿可以賺多少錢?現在是看到山坡地濫墾濫伐,肥料讓蒼蠅滿天飛,農藥是一桶又一桶的往山體倒,而夜晚美麗的燈火輝煌讓我想到的是多少的煤炭灰和二氧化碳被浪費了。

台灣今天的城市發展和山林會有那麼多的問題,原因很多,我誠懇的希望PH值很高的人,可以多想想賺摳摳之外的事情,或是打嘴砲之外的事情,畢竟我們需要的是變好的台灣!

我不會再跟那些嘴砲王回應了,我只會在我的腦海中不斷的重播陳小雲的歌,不斷的重播~~~

*************************************************************************************

地球公民李根政更新的文章:

照片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守護森林】從黑心柳杉看台灣的林業

http://leekc-95kh.blogspot.tw/2008/02/blog-post_7666.html

柳杉是台灣百年林業最具代表性的造林樹種,
從日本時代延續到國府,這二大殖民政權,

至今,伐木與造林的歷史及傷痕,還沒得應有的重視,
不會講話的台灣森林,也需要轉型正義。

文⊙李根政

2002年2月21日報載「柳杉黑了心」─台灣北部山區一萬五千公頃、約三千萬株的柳杉造林,近來發現疏伐砍下的柳杉中,八成以上罹患「黑心症」,林務局號稱考量水土保持功能,計劃近期內以每五公頃為一單位,採用漸進方式逐步砍伐這批柳杉,並就地在山區標售。新竹林管理處的蕭煥堂課長並表示,林務局將在砍伐後的林地改種香杉、紅檜、台灣杉、櫸木、烏心石等本土樹種,一來讓台灣的林相恢復鄉土面貌,二來也可以徹底解決黑心柳杉的問題。林務局黃裕星局長則表示,這一次計畫將柳杉作行列疏伐,並不是為了黑心症,而是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因為這些柳杉都已屆高齡期,將逐漸老化,因此趁這個時候改善林相。

這個新聞觸動了一位林業老兵黃英塗先生,對日、台百年來林業經營的深刻體驗,揭發了台灣林業經營局部陰暗的膿瘡。

透過陳玉峯教授的引介,我和中心的二位同事在週末的早晨從高雄前去拜訪黃老先生。黃老先生民國49年從台大畢業,歷任水里、和社等營林區主任,63年從日本九州大學林產研究所畢業,去年剛從溪頭森林遊樂區森林育樂組主任退休。

由於對事理的堅持,黃老先生以口頭及書面提供了本文寫作的基本資料。 

台灣引進柳杉的歷史 

1895年日本據台,準備在台灣推廣日本扁柏和柳杉,1891年(民前10年)日本土倉株式會社公司(伐木業者)於是從日本引進柳杉在烏來龜山一帶栽植,但種植失敗。

而真正影響日後柳杉造林最大的,咸信應是始自目前的溪頭森林遊樂區。明治35年(1901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台灣演習林成立了,第一任主任西川末三決定引進奈良縣-吉野川-川上村的「吉野柳杉」,由於溪頭是山谷地形,濕度高,氣候和原產地相當接近,明治39年便選定了溪頭進行柳杉的造林試驗,種植的地點即是今日溪頭米堤大飯店前的「西川造林地」。(註一)

明治43年(1909年)西川末三引進吉野柳杉來台播種,2年後正式栽植,(1911年)種植了十年之後,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吉野正男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生長的高度、直徑竟比日本原產地高出二倍以上,這個成功的經驗,促使台灣演習林、阿里山等地陸續種植柳杉。

黑心柳杉不是病 

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D.Don)在日本的分布,北從本州的青森縣(北緯40°42'),南到九州屋久島(北緯30°15'),而奈良縣吉野林業的中心地川上村,人工種植柳杉已有五百年的歷史(1501),吉野柳杉的特性即是「黑心」,這種黑色心材的柳杉,日本傳統上將其作為釀酒的容器用材。柳杉黑心的原因至今未明,有人推測是因生長環境溼度高才會變黑色,因為吉野柳杉心材部分含水率是200%,而紅心的秋田柳杉卻只有100%。而最近的研究則說是遺傳的因素,然而這樣的推測在日本至今尚未有定論。

也就是說柳杉黑心其實不是病,只能說是一種品種的特徵。從日本1995年農林水產林野廳森林總合研究所/農林水產技術會議事務局,所出版的「柳杉黑心發生的對策」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樣的討論。從資料上清晰的圖文,我們可以看出遺傳性黑心的柳杉和因傳染病、蟲害所引發的黑心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前者心材部分呈形狀整齊、色彩均勻的圓形黑心,而得病的柳杉則呈現不規則形狀,色彩深淺不同的黑心。(註二)

從日本的文獻中,我們可以證明新竹林管處所謂的黑心柳杉,根本不是病。然而,令人感到氣餒和失望的是全國最高層級的林務單位,竟對在台灣已造林九十幾年的柳杉,無知到這種地步。 

 
完全失敗的柳杉造林 

在西川造林地試驗「成功」之後,臺灣開始陸續大規模種植柳杉,然而隨後從業人員發現問題重重:柳杉快速生長的時間不過15年,在20年前後即進入衰老期;同時柳杉對抗天敵的能力差,松鼠喜歡啃食其略帶甜味的樹皮,導致大量死亡,阿里山的紅帽柳杉,就是大量枯死的例子,更由於單一樹種的造林,使得問題更加嚴重。

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後,未檢討柳杉造林是否恰當,仍延續柳杉的造林政策,而由於柳杉結實率非常低,因此在80年代前,種子都是從日本進口,最高峰時每年需從日本進口六萬公升的種子。(註三)至今柳杉仍無法在台灣的野地自行繁衍,如果沒有人為種植,柳杉最終將在台灣消失。而在經濟價值上,目前柳杉砍一立方公尺工錢5000元,但只能賣3000元,完全不敵進口材的競爭優勢。

也就是說,九十二年來的柳杉造林,已證實是完全失敗。

柳杉何去何從?

但如今留下的數萬公頃的柳杉林,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目前林務單位正在部分林區進行所謂「砍三留六」疏伐後補植本土樹種的作業,然而林下補植的日照不足,僅是消耗經費而已。這次,新竹林管處以柳杉黑心病肆虐,進行大規模砍除,準備重新植林,其目的還是打算以人工干擾的方式,進行森林的更新。然而,這是合理的善後方式嗎? 

保育團體一向主張,保護全台僅存的天然林是首務,而造林應以嚴謹的生態調查為基礎,朝復育台灣天然林為目標,進行生態綠化。柳杉造林是一個歷史的錯誤,然而砍樹容易、種樹難,已然成林的柳杉對水土保持仍有相當之功效,一旦進行疏伐等措施,勢力攪動坡地,勢必會衝擊到水土的保持。再者,如果疏伐是為了讓留存的柳杉可以成為具有經濟價值的木材,真的有效益嗎?如果,疏伐是增加原生植物天然生長的空間,那麼是否也應對外界說明歷來試驗的成果,未來執行的期程,預期的花費與效果?

以長時間來看,現存的柳杉林,既是水土不服,最後必然會老化、生病死亡,如果沒有人工撫育、疏伐,林下的天然植被將會逐漸將取代柳杉,最後形成天然林。柳杉如果沒有造成危害,何需砍除?

造林政策,需要總檢討

過去政府投入龐大的資源進行柳杉造林,背後更有一大批學者為柳杉的造林背書,90年代尚有學者聲稱「針葉樹中蓄量的增加以柳杉約達200%為最佳,可算是25年來造林最成功,生長量最大的樹種。」(註四)然而如今只憑子虛烏有的柳杉「黑心症」,便要進行大規模的砍除,面對這樣的事件,我們要問的是:是不是該將過去造林的成本效益做一次總清算,據以重新檢討造林政策。

林業單位號稱全國林地面積有2,102,400公頃,占全台面積58.53%,這麼龐大的國土,按理說需要非常專業、負責任的政府機關來進行管理。然而從柳杉的例子,我們看到了林務單位無能接續日治時代森林經營的珍貴遺產,以此經驗發展台灣的林業以及森林保護制度,數十年來,由於伐木的龐大利益,以「內、外界」進行伐木標售,伐木後再輔以「路邊造林」,伐木高峰期的真砍樹、假造林等官商勾結、林務弊端泛濫,幾至路人皆知;而林官、學閥主張的森林唯用論,幾乎完全摧毀了台灣的珍貴的本命土─中低海拔的原始森林,鑄下今日國土危脆、土石橫流的根源。

林業界部分人士過去曾編造「檜木林不進行枯立倒木整理,會滅絕」;「台灣的闊葉林是無用的雜木林,需改造為高價值的人工林」等論調,這次的黑心柳杉事件,似乎延續著林業單位「先決定要砍樹,再找理由」一脈相傳的傳統。

全國廣大的山林土地是交給這樣林業單位管理,政府放心嗎?人民放心嗎?面對國土災難,我們再次呼籲:請打破造林迷失,重新檢討山林政策,內造林業組織、大刀闊斧進行人事改革才是根本之道。 

文◎李根政,2002.4發表,2016.3.15修改版。

---------------------------------------

註一:資料引用自〈台灣旅行〉溪頭の杉林.一打奄八十二(即西川末三)1964年12月
試驗名稱:西川柳杉生長量試驗 
Growth study of crypiomeria 
試驗目的:調查柳杉之生長量以供施業之參考 
造林年月:1912年3月 
說定年月:1921年 
面 積:0.135公頃 
試驗方法:首五年量取胸高直徑及測定樹高一次計算其樹高斷面積材積之生長量五年後每五年測定一次。 

註二:日本為了改善柳杉心材的黑色,有一個作法是將砍下的柳杉放在根材上,另用一支柱墊平,枝條不除去,讓水份自然蒸發,這樣處理後木材的紋路較淡。台灣引進的柳杉品種,另有少部分是秋田種,其心材是紅色的,木材紋路較漂亮,常作為化妝用材(即貼皮用薄片);以及來自鹿兒島的「薩摩種」,這品種材質較差、心材容易爛,多分岔、樹形軟,因此未在台灣大量種植,目前僅在阿里山奮起湖下約有三、四公頃。 

註三:柳杉造林的來源有兩種,以種子育苗稱「實生苗」,以枝條插枝稱「插條苗」,由於插技苗不利大規模的種植,因此只好向日本引進柳杉種子。「2002.2.21聯合報載:黃裕星局長表示,採用插條法育種的柳杉,經過三十年以上的成長後,即會出現中心變黑的現象,並漸漸衰退,久了會自然枯死,但少部分用種子育種的柳杉,就沒有這種現象。」

註四:摘自森林資源的永續經營─森林資源的過去與現況 林國銓(台灣林業試驗所經營系)台灣省林業試驗所 1993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