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哀、樂,其心不遠」-竹簡古論,現代心理學的解答 銀髮游藝
好奇寶寶的公民新聞平台除了自己發新聞外,也轉載商業媒體不刊登的訊息、刊登網友的留言或投書,將一些好的訊息廣為傳播。以下是好奇寶寶副刊『銀髮游藝』專欄。
以下是銀髮游藝 2016的開春第一炮
@@@@@@@@@@@@@@@@@@@@@@@@@
「哀、樂,其心不遠」-竹簡古論,現代心理學的解答
抄寫在約兩千三百年前竹簡上的文章《上博竹簡‧性情論》,其內容揭示了先哲以道運作為主架構下,論述人的“命”、“心”、“性”、“情”與“物”之間互涉的關係,並由此推演“詩”、 “書”、“禮”、“樂”如何能透過“學”、“教”來使人產生德行,引導人性回歸自然以符合道運作的方式。文章內精細論述「情」內不同元素對人自身行為,乃至與他者間互動的影響,因此對漢代以後儒家所強調人際間關係的「情、理、法」次序,提供一個近乎哲學性始源的說明。
就一般人的認知來說,「哀」與「樂」是人表象情感上兩組決然不同感受的情緒抒發。但是在竹簡文章內的描述裡,顯示當時的人已觀察到一種普遍的現象:
『凡(至樂)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樂,其德相近也,是故其心不遠』(《性情論》第十七至十八簡,“至樂”二字缺,依《性自命出》補寫)
文句中的“悲”字,寫成「從非,從心」,在古代的代表意義可能更接近於:「不希望面對的情境」而有「心中的否定」意味。所以「至樂必悲」的意思是:極致的快樂能引至心理的懷疑,進而否定快樂存在的事實。這也說明我們常用的諺語:「樂極生悲」不僅是人生警惕用語,而是另有其哲理的出處。不過重要的是,文章內接著提到「哭」與「樂」對人心的影響途徑與方式,是走向兩個不同的方向:
『哭之動心也,浸、焊。其轡,轡如也,戚然以終。樂之動心也,賡深郁慆。其烈,流如也以悲,修然以思』
意思是說:哭相的顯發對心境影響,如同水對物的侵蝕,也如同火烤使物乾縮般,雖緩慢卻是持續的,好似以轡繩控制車行般,有帶領的功能。任其發作則產生不可回復的變化,最終使「情」的影響被棄絕而隱沒;樂境的延續,對心的影響則會興發各種可能的期望,並產生立刻實踐的企圖。在不節制下,會因漫漶產生悲情;或者,為了實踐期望,由此進入「思」的心境。簡文接著以此做出結論:憂慮的思考會產生悲情,但樂觀的思考則產生進取的心。這可以使讀者得到一個概念:古代哲人非常清楚理解,哀情,是具有摧折性的作用,而樂情,則具有引導進取的功能;並且,這兩者會互相密切影響。這些認知,或許便是孔子論學習效果時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雍也第六》)的立論基礎吧。
在西方,十七世紀時期,歐洲哲學家開始探索人類的情緒活動,如:思賓諾莎(B. Spinoza 1632-1677)便將情緒分成三類:喜悅,悲傷與慾望。近代心理學則運用當代的知識系統來定義情緒,如: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eman) 在「EQ」一書把情緒定為「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以及相關的行為傾向。」;也如台灣學者張春興(1989)解釋:「情緒是受到某種剌激所產生的身心激動狀態,此狀態包含複雜的情感性反應,與生理的變化。」這些定義,都使用了全新的生理、生化知識系統。而在腦神經科學興起之後,現代心理學者對情緒活動的解釋也開始用腦神經運作來解釋(如:Emotions and Your Nervous System by K.G. Stiles http://www.massagetoday.com/mpacms/mt/article.php?id=13725)。
近代心理學探討情緒反應的初期,視「哀」與「樂」(sadness and happiness)是兩組不同面向的心理與生理化學的綜合反應。它們間可能具有互涉性的看法,則是在一連串的心理測試實驗下,發現兩者可以同時呈現在被測試者的感知反應裡,因此被提出討論 (如:Can People Feel Happy and Sad at the Same Time? by J T. Larsen等)。很快的,學界便建立起以孤立各別情緒單元並探討其相關反應的方式,來聯繫神經生化作用與情緒的關係。這過程浮現了不同情緒間因波動而產生交互作用的「核心情感學說」(core affect,如: Core affec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emotion. by Russell JA. 2003),且進一步使之成為重要的探索領域。在這個潮流下,運用能實時跟蹤信號改變能力的功能性磁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術,來追蹤腦部神經系統內,局部區域血流量因外在刺激引起變化,使得不同情緒活動的神經影響區域得以區分出來(如:Neural Evidence that Human Emotions Share Core Affective Properties by C D Willson-Mendenhal et al, 2013)。立基於上述所有的成果,心理學家於是綜合傳統的情境測試與腦部磁振成像掃描,來探索可能的情緒交互作用機制。結果發現「哀」與「樂」的情緒,在腦部眼框額葉皮質(OFC,orbitofrontal cortex)與左杏仁核(amygdale)部位內除了擁有各自的反應區域外,同時存在一個兩者並存的區域(請參看圖一)。根據這些數據與實驗測試結果,因而推斷「哀」、「樂」與「恐懼」情緒間有相互交通的可能性。
從心理學這項研究結果回頭去想《性情論》的論述,筆者認為先哲們必然是身體力行的行者:如果不是大量深入對人行為的觀察,也如果不透過確實的教育實踐工作,便不可能對人行為作出如此精確地描述。透過他們的經驗,我們可以知道保持「樂」的心境,是使學習真正有效的途徑;而「哀傷」雖然有禁制的作用,卻更有傷情的危害。在我們現下的教育界內,仍有許多教師、父母堅持打罵教育,許多人的論調是「棒子底下出孝子」,這真是令人慨歎啊。
有效的學習,需要時間去認知、感受、引起興趣、產生成就。但是我們的現代教材卻是普遍的過多而近似浮濫。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許多教學者關心的不是教育成效的本身而是自身的仕途。更重要的是,社會將教育的經費移作其他用途,而使合格教師的數量遠遠不足,試想,每位教師如果要滿足每位學生的好奇需求,而不是率爾叫學生安靜聆聽,他能承受一次照顧幾位學生呢?學生的數量超過精緻教育所能承受的師生比,教師只好用威嚇的變法,使教學能持續趕上所謂的教學進度。久了,反而認為威嚇才是真切的、有效的教學管理辦法。我們的社會不願做這類根本問題的解決,也寧可讓大量教師流浪,更使嚴管教育(現在已經變成乾脆不管)成為常態化。難道大家看不到,教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便可以成就許多的家庭;一位藝術家能使多少心靈得到滋潤與慰藉;但少數偏執、自私自利的政客,卻可以使整個國家、社會停滯、混亂與不安。筆者深切的懷疑,過往,不論是家庭或正規的教育體系內,我們對諸如情商教育等的忽視,便是我們教育體系內一項重大的缺失。過度的重視智育而忽視情育,加上不適當的管教,使多數的成年人進入社會後,對知識的態度疏離,不再閱讀不再追求真知,因此無法實時更新自我整體的狀態。這種情形似乎也反映在明代以後,以至於清末「吃人禮教」說法的興發,甚至成為反儒學浪潮的重要原因。整體來說,如果我們不深切反省、改造整個教育體系,卻又虛偽的說:「兒童(學子)是我們的未來」,長此以往,或許我們不會有未來吧?!
www.massagetoday.com
massagetoday.com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