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叫蕨---霧峰定觀蕨類植物紀錄與觀察經驗分享
霧峰蕨景,岩壁上長滿了蕨類,算算看有幾種吧。
撰文、攝影/于紹霖(台中分會解說員,自然名:風不動)
霧峰桐林一帶屬於低海拔地區,而台灣低海拔平地至500公尺左右,經過數百年來的開發,已很難見到原始森林了,目前所見到的大部分是次生林、人工造林、果園;霧峰桐林地區在較為平坦與坡度較緩的山地幾乎都種滿了果樹,有龍眼、荔枝、檳榔、蘋婆、香蕉等,但在某些不易開發的地形環境,如山溝谷地或較陡的坡地,所受到的破壞較少,因此植群狀況仍較完整;此外,蕨類植物繁殖時的授精作用需以水為媒介,所以大部分的蕨類植物都生長在潮濕的地方,故在低海拔地區(500公尺以下)想要看到比較豐富的蕨類,則是以未受破壞的溪流附近為最佳地點。(其實在不同環境下,如崩塌地、林下、林緣、溪流等地都可觀察到不同類型的蕨類植物出現)
觀察結果與經驗分享
風不動沿霧峰定觀附近的溪床以及道路兩旁進行觀察,共紀錄到48種蕨類植物。
風不動因為對蕨類情有獨鍾,所以不管走到哪兒都會看看這地方有哪些可愛的蕨類,也藉這個機會與各位夥伴分享一些觀察蕨類的經驗: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有心要認識蕨類時,一定要準備這方面的工具書;以圖鑑來說,郭城孟老師的《蕨類入門》以及《蕨類圖鑑》是目前坊間最詳盡的圖鑑;另外還有一本《山林蕨響》裡頭有許多美美的蕨類寫真;溪頭、梅峰以及惠蓀等地都有出版當地蕨類解說手冊,這些都是相當不錯的參考資 料;除了圖鑑之外,《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壹卷》也是不可缺少的分類書籍,對於蕨類植物的科、屬、種各分類階程的鑑定都有檢索表可查及詳盡的文字敘述,與圖鑑配合有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上述這些工具書之外,還有許多關於蕨類的書籍與文章,只是這些都是屬於比較專業的領域,而且大部分都是學術期刊、論文或是早已絕版的著作,一般大眾較難取得,故不在此詳述。
在觀察一般的開花植物時,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花了,經驗豐富的觀察者往往由花的型態特徵就可以判斷一株植物是屬於哪一科、哪一屬、哪一種;除了花之外,從葉子的葉序、葉脈、葉形、毛被物以及樹皮等特徵也能得知一些分類的訊息;可是蕨類植物不開花,葉子大多為羽狀複葉,且通常都是長不太高的低矮草本,所以在野外觀察蕨類時,要注意哪些特徵呢?
以下幾點可供各位參考:
2. 有無孢膜;若有,則孢膜的形狀為何
3. 有無毛被物(毛或鱗片);若有,其顏色、形狀與分布位置為何
4. 葉形、分裂程度、葉緣與葉脈的形 粗齒紫萁的葉脈, 式 呈不等邊二叉分支
5. 葉軸、羽軸上是否有溝 以及溝是否相通
6. 根(少數蕨類有較粗的根)、莖的型態
7. 有無其他特殊之構造,如關節、泌水孔、塊莖(腎蕨)、不定芽、托葉(觀音座蓮)等等。
以上介紹的許多特徵都是非常細微的構造,所以觀察時最好隨身攜帶放大鏡,而照相紀錄時最好選擇有近拍功能的相機或鏡頭。
除了植物本體外,其所在的棲地類型、海拔高度等環境因子也是觀察紀錄的重點。
結語
風不動身邊有不少同學、朋友們認為蕨類長得都一模一樣,其實風不動在剛入門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感覺,也常常因為不明白許多專有名詞的意思而在查書時遭遇挫折,許多對蕨類有興趣的夥伴們也常因此半途而廢;風不動也曾經歷過一段整天抱著簡志喃喃自語、外觀看來活像個蓬頭垢面的流浪漢日子,只要有耐心、多到野外觀察、多請教別人,終有漸入佳境的時候。
分類系統的架構一直隨著新的研究在變動,而不同分類學者對於科、屬、種等分類階層之認定也常有不同的意見,為了避免一般大眾產生同物異名的疑問,故筆者於本文所列出之蕨類是以《蕨類圖鑑》的架構呈現。
風不動受限於時間與孤單一人的關係,並無對霧峰桐林地區進行全面性觀察,故桐林地區之蕨類資源絕對不僅只於本文所列出之種類,所遺漏之處還請各位夥伴、先進們不吝指教,也希望所列出的蕨類名錄對蕨類有興趣的夥伴們在觀察時能幫上一點小忙。
木賊孢子囊穗發育過程三步曲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52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