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文質檳檳—「再」「見」檳榔

2015/08/31 03:11
3,945次瀏覽 ・ 1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公民記者 Kawlo Pongal、Fasa’ Namoh/花蓮縣報導

今年夏季,漫遊在Pangcah部落,耳邊傳來豐年祭的歌謠聲,族人彼此說著過往的故事,口中吟唱著我們極富歷史深度的曲調。在傳統Pangcah文化裡,檳榔是祭典中重要的祭品之一,也是族人日常生活社交互動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且檳榔的種植僅是各自家園附近種植幾株檳榔樹,而非如現今滿山遍野種植的檳榔山林。祖先流傳的歌謠,背後都是一段又一段,蘊含生活知識與規範的教授,而到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記憶中最深刻的莫過於參與豐年祭時,Pangcah人都揹戴著一副情人袋(Alofo)。這一個情人袋的意義,表達出豐年祭祭典進行時,若女性尋見有好感的男性,則會走到他面前,並把手中的檳榔放入男性所配戴的情人袋裡,這也是檳榔作為男女之間認識的重要信物。

為何要如此提起嚼檳榔這一檔事呢?因為在2013年的研究資料顯示,嚼檳榔所導致的健康不平等情況,以原住民嚼檳率為26.7%是非原住民近5倍之多,花東地區的嚼檳榔率則是全國之冠。而花蓮、台東縣的原住民族人口分佈比例也較高。因此,我們在看待高嚼檳率現象時,不能僅是歸咎於個人責任,因為這樣是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而針對臺灣原住民族的檳榔相關研究中,大多是探討嚼食檳榔的行為調查,亦或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相關性的量性研究,較少從原住民族的歷史與文化面向,及社會脈絡來理解嚼食檳榔與原住民族之關聯性的探討。

照片

如同本篇開頭所言,檳榔在原住民傳統社會本是俱有其文化意涵與使用模式,如此與現今社會視檳榔作為一種商品來販賣,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意義。現今社會中多數人對於檳榔與原住民文化,會有一種直接且莫名負面的想像,卻十分缺乏更細緻的分析與認識。檳榔的使用隨著社會變遷,有其歷史脈絡與轉變的過程,檳榔產業在臺灣光復後,從原來的自然景觀作物,在當時國家政策的推動發展下,卻成為年產值僅次於稻米的第二大經濟作物。國家政策對待山地資源的使用,更只有以經濟利益為優先,也使得農民被迫對於檳榔的高經濟價值,紛紛趨之若鶩的相繼種植;然而,只見經濟發展卻忽視多重面向的謹慎評估,長久下來導致自然資源嚴重過度的使用,種植檳榔也使得臺灣山坡地大面積受到結構性的破壞。

因嚼食檳榔所造成的健康問題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正血淋淋擺在我們人類的眼前。我們一方面認識自己的文化之外,同時也應讓部落對健康問題有所深刻的認識,並能採取行動維護部落族人的健康。

照片

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簡稱衛促會>今年於花蓮Pangcah部落與在地衛生所、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地協會、學校結合,舉辦檳榔防制的講座,至今已分別在加禮洞、帖撒羅、能雅、豐山、月眉、力拿恆的長老教會,以及阿美族部落學校、吉娜路鞍發展協會,共辦理8場檳榔防制講座。我們不忘它最初的文化意涵,但也突顯檳榔對健康的危害。如何讓我們復振過去族群的美好文化,使檳榔回到文化底蘊的位置,而非將商品化後的檳榔錯置於我們的文化。我們認為「再」「見」檳榔,不僅是原住民族需瞭解,更是當今台灣社會對此議題的再學習。

<衛促會>九月份將辦理工作坊,透過不斷的對話、找尋,各部落對於現今檳榔意義的解構,同時再建構檳榔的文化性。<衛促會>期待與大家共同認識這個議題,透過與原住民族的共同論述與實踐、共同發聲,走向更健康的生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