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的背後 一生的數位典藏
剪報的背後 一生的數位典藏
虛擬的網路,取代了很多實質的文明。最明顯的是紙本的平面媒體已經完全無力招架,幾近滅種之命運。如果沒有人提出反省,人類也會滅絕。君不見當今亂世人人不敢抬起頭來、都低頭滑手機,連談情說愛也一樣。科技要趕緊發明如何透過雲端做愛,才好傳宗接代。
很多人有剪報的習慣,以前我也剪了一些,後來媒體墮落,根本不再訂報,連免費送閱我都拒絕,因此無報可剪。
剪報是個很深的學問,從剪報內容洩漏了一個人對於時事的關懷方向和價值判斷。時間,是剪下的資料最好的驗證,讓你看見他的發展和演變過程。有了剪報資料,經過時間的洗鍊,事情會變得更清楚。
所以我在臉書上說:當剪報變黃,事實就會變亮。
以後再找機會來談談我兩歲時發生的二二八事件。
關於實體記憶的沒落,音樂CD片是另一個可憐的例子。我真替古典交響樂團擔心,這麼大一個團體,不但團員養成費時,一整年都得分組或在一起練習,世界巡迴表演更是勞師動眾,演奏場地礙於音效的真實感,卻又無法如流行音樂的演唱會那般,動輒幾萬人的規模。演奏的錄影DVD或CD碟片卻又被MP3和網路Youtube取代,收入大減。他們未來該如何求得生存活路,是音樂界和愛樂者擔心卻無可奈何的痛苦。
大兒子是學軟體的,相信科技也支持科技,他說把所有CD轉錄進電腦裡就可以省下很多空間。我年輕開始聽音樂買CD,兩個兒子長大也愛音樂又增添了許多片子,家裡最多的時候超過一千張CD,都是原版有版權的。
雖然生活空間有限,如果我們連那薄薄一片的CD都不能讓給他一點空間,無法共存,這世界真的出問題了。我不會聽兒子的意見去把音樂電子化,CD外殼設計也是值得收藏的。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5-06-22
一生的數位典藏 緣起:今天起,將進行一個重大計劃,利用現代科技掃瞄或拍照存檔,替自己一生的重大記事轉換成影像和文字,留下數位典藏。這個有趣。你想不想也來試試看!
一生的數位典藏 系列報導
(二)最珍貴的財富 一生的數位典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