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女人都愛樹,種樹爬樹大不同
爬樹的女人
本書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科學家瑪格麗特˙羅曼的自傳,同時她也是一位優秀盡職的母親。一般人想把其中任何一個角色扮演好都覺得很吃力,她卻能悠遊期間,自由自在,令人羨慕與佩服。
身為一個科學家她在全新的領域:樹冠生態學,能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找到合適的實驗方法解決問題,即使這種方法困難度很高、很花費體力與時間(例如爬到樹頂或千里迢迢跑許遠的路進行研究),她也甘之如飴,因為這是她的興趣所在。她以最大的熱情從事研究,即使遇到的問題並不能馬上解決,她也不灰心氣餒,不被眼前的難題困住,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持續的研究與關注,答案終於漸漸的浮現,她也一年比一年更了解樹冠生態。她具有很好的研究態度,也就是一步一腳印,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解決問題,即使問題再小,她也很認真的對待它,用嚴謹的態度進行研究。
即使已經成為樹冠生態學的專家了,瑪格麗特的研究熱情仍舊不減,積極參與大型樹冠生態研究計劃,與其他生態學家團隊合作。研究環境不佳,例如:寄生蟲、昆蟲和螞蟻的侵襲,沒有舒適的居住環境,睡吊床,只有簡易盥洗設施,衣物潮濕不乾,氣候潮濕悶熱,工作人員幾乎都是男士等等問題,都不能阻止她。也因為這麼多的基礎訓練和不間斷的研究學習造就今日這位成功的、傑出的女科學家吧。
瑪格麗特•羅曼比一般科學家更出色的地方是,在當時的社會來說女性結婚之後須肩負更多的責任,也就是必須當一個好太太和好媽媽。她嫁給一位澳洲農夫,當地的社會風氣比美國保守許多,她努力地當一個賢妻良母與賢內助,結果以當地人的眼光來說好太太的角色與科學家的角色相衝突,最後只好選擇離婚,繼續自己感興趣的事業─科學研究。這個抉擇需要有充分的自信與勇氣。成為科學家並沒有妨礙她當母親的職務。
雖然研究生活花費許多的時間與精力,她仍然盡力給2個兒子最好的照顧,有時甚至必須帶著兒子去工作,忙碌與勞累如家常便飯,對她來說利用時間與兒子相處是值得的,因為維繫了母子間的感情。親情的滿足使小孩人格得以健全的發展。她說「只要熱中事業、熱愛生活,便能在兩者中間取得平衡」。現代的職業婦女常常把小孩扥給別人照顧,有的人甚至週末才把小孩接回來照顧,親子間的感情也因此淡了很多 。
瑪格麗特•羅曼在書末說:「埋怨和驚嘆所花的力氣一樣,產生的結果卻大不相同。學習驚嘆而不要埋怨……」與大家共勉之。
種樹的男人
人類生活與自然息息相關,面對美麗自然的風景,心情自然愉快舒暢。樹木為我們遮蔭、調節氣候、保持水土,讓我們有良好的生活環境。隨著文明的進步,天然樹木卻被大量的砍伐,目前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之中,造成的問題已經一個個的浮現了:地球暖化、氣候連年發生巨大變化、土地沙漠化、地表流失、物種滅絕等等,不僅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影響生活品質、財產和脾氣),甚至危害了許多生命(例如洪水、乾旱、暴風雪、高溫等天災所造成的傷害),再不覺醒的話,地球末日是指日可待了。
1953年,讓‧紀沃諾已察覺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寫了《種樹的男人》這本書。文中男主人公從55歲開始34年持續不斷的種樹,不辭辛苦種滿整個山頭,不受2次戰爭的影響與阻撓,同時也不求名利,只是一直默默地、持續地種樹,最後卻為戰後飽受摧殘的人們帶來一絲希望。大地回春,樹木崢嶸、百花齊放、乾旱地變成流水淙淙、不再焚風刺骨而是微風徐徐,人們也感受大地新生的氣息而充滿朝氣,人與人之間不再有怨恨,彼此和樂相處。作者藉這本書呼籲大家不只要愛護樹木,更要身體力行去種樹。種一棵樹是對大地付出一分力量,種兩棵樹付出兩分力量,持之以恆,一個人也能對環境有偉大的貢獻;若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來種樹,我們生存的環境將會更美好。
男主人公愚公移山、做事專心一致的精神值得我們效法,秉持這種精神做任何事都會有很好的收穫的。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47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