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房子搬家
移屋前
林口A7土地徵收案中,樂善村唯一一戶保留的房子位置,正好有條三十米計劃道路經過,屋主捨不得拆掉祖傳老屋,只好從南部嘉義請來專業的移屋師傅將房子移進旁邊保留的農地裡。
說起嘉義朴子的搬「家」技術可是全台知名的「特產」,老闆陳江木說單單他們村裡就有五團,只要那裡有需要移屋,就得打包行李載著工具往那裡去,在工地吃住到任務完成才能「回嘉」,只有下雨時為避免危險算是可以休息的空檔。
移屋中
曾經「技術輸出」到過雅加達幫華僑墊高地層下陷的樓房,陳老闆的經驗就如朴子的師傅幾乎都是幾代父子、師徒的傳承,經手的房子也從以往的土磚三合院、寺廟到鋼筋水泥樓房,早期固定以杉木繩索捆緊房子到現在幫房子灌好水泥底座,不過無論如何演變,移屋時房子是否保持水平?屋子底下的滾輪滑動是否平順?師傅仍必需保持高度的專心與耐心注意全場的變化。
移屋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行業,即使需求量並非嚴重萎縮,但沒有年輕人願意投入,助手平時又有自己手邊的工作,當接到案子時,老闆就得煩惱到底能不能湊成一個完整的團隊?「順其自然吧!」問陳老闆下一代不願接手他的看法時,得到這樣的答案。「會失傳嗎?」對於這樣嚴肅的問題,陳老闆倒不是那麼悲觀,他笑笑地說:「不會吧,如果有人覺得還好的話,就會接下來吧!」
移屋後
註一:移屋過程中還有段插曲。屋主因為捨不得鋸掉移屋路徑上的老樹,討論的結果就是一開始房子先轉向九十度,到樹旁再轉回四十五度移動,到定位時再轉向四十五度,雖然因此增加許多時間力氣,但是最後才能看到老屋配老樹的畫面。
註二:在以前通訊不發達的年代,移屋師傅以什麼方式接到案子呢?陳老闆說他的上一輩是騎著腳踏車到各個村莊宣傳再留下地址,如果有案主需要就寫信到朴子來,師傅再到現場去看,不像這次的案子是屋主直接上網google就連絡上了。
延伸閱讀:
人間異語:拉著房子走的人(蘋果日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