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另一種臺中的心聲

2014/11/04 20:36
1,699次瀏覽 ・ 14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一段來自網路影片,青年訪問老農民對今年臺中市市長選情及看法,由於目前民進黨林佳龍的民調遠遠領先國民黨胡志強,直接先詢問農民是否要投給林佳龍,農民語出驚人:「不,會算不會除 糶米換番薯」,對於年輕人來說,這一句台灣諺語或許不熟悉,對於年長的長輩們再清楚不過,也許是考慮後更多的是一份顧慮與擔憂,過去任何重大建設都有代價與陣痛,而臺中市又經歷原縣市合併,需要更多是磨合,檢視現今高雄市與台南市也是需要的,還是其他剛縣市合併後直轄市市長也來換人做,兩個政黨想的絕對不一樣,而人民所希望的更不是僅為政黨利益的輪替交換。

  換人真的比較好?是要換怎麼樣一個人,國民黨不能讓朱立倫來選新北市與臺中市,民進黨這麼想贏國民黨,為什麼不讓蔡英文或蘇嘉全來選臺中市市長卻是林佳龍,是林佳龍比蔡英文與蘇嘉全優秀,那怎麼上一屆不是林佳龍出來選呢,那時他耕耘比蘇嘉全還久,難道是政治考量與投資,實際上胡志強與林佳龍兩位在臺中都超過10年,如果臺中真的爛到不行,這兩位都沒資格參選,一個會說:「縣市合併才剛3年多」,另一個會說:「前幾年參選市長沒選上,上一屆是幫蘇嘉全助選,剛選上立委2年多」,其實兩位此次參選條件差不了太多,比較雙方的優點一個年輕,一個有經驗,針對缺點來說是林佳龍相較胡志強好,他沒當過臺中市市長,根本找不到施政缺點,沒有施政經驗儼然成為此次選情策略,民進黨發現與其派一位有施政經驗進攻國民黨執政版塊,而導致雙方會在過去施政缺失上灑鹽,不如找無施政經驗的人,就算是輸都不影響下次總統大選組合及策略,這或許是民進黨怎麼敢派林佳龍再出來原因之一。

  在大臺中正處於重大建設、縣市合併後磨合及民眾適應時期上,胡志強確實仍需努力與改進,讓人詬病建設效率、施政效率不足卻實助長對手挨打的力量,另一方面民進黨派一位年輕無地方施政經驗的林佳龍持續灑鹽,其成效與民調頗佳,確實完全符合民進黨黨意及未來2年選戰佈局,可是回歸政見牛肉,林佳龍委員在臺中市胡志強市長在既有實際建設與政策上加碼,就成了取而代之的條件,未免顯得我們林候選人的未來市政太過輕鬆,符合俗稱撿尾刀,卻符合民進黨所需要效果,民進黨議員們所謂四大爛攤,即便未來林佳龍當選後臺中建設不見起色,仍能推給前任市長,沒有變數,民進黨便是勝立方程式,胡志強的市政不論好壞,早已成為民進黨與林佳龍的選戰箭靶與政見複製,然而民調已成為選戰工具不能盡信,沒有革新政見,林佳龍仍讓臺中人相當憂慮,「會算不會除 糶米換番薯」令人深思,有人說兩黨在臺中的輸贏,決定未來的執政黨,有人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令人玩味又不失真的比喻,那究竟是誰妥協而犧牲臺中的民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NFUeUhRWKs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