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的成因很多,地殼變動、大自然的侵蝕、堆積作用、人為力量等都能造成凹地,然後蓄積成湖。
翠峰湖是屬於演替初期的少年湖。水位高低落差很大,夏季連續暴雨後,會淹沒森林邊緣的矮灌叢,
浸水的植被再經過一段泡水期後無法形光合作用,會腐爛死去,成為一種「水伐作用」現象。
雨量多寡形成不同的水伐線帶,適存的植物會陸續再進駐,形成不同的帶狀植被區帶。
水生植物難以生存於翠峰湖,因為湖水過深時無法行光合作用,湖水淺時會被擱淺曬死,
所以物種稀少,形成一泓清澈見底的湖泊。
草埤是屬於演替末期的老人湖的代表。少年湖泊經過漫長的歲月,從湖域邊坡沖蝕下來的土,
漸漸在湖畔及水域中沉積,濕生植物也開始在湖邊生長,挺水植物向水域靠近。雨季水量多時,
淹沒部份植被,隨日積月累的沉積,形成豐厚的腐植質,慢慢縮減水域及湖的深度,
於是水生植物增多,慢慢形成草澤,挺水的木本植物亦慢慢出現,湖畔的濕生環境逐漸向陸生環境演進,
灌木侵入,湖水蓄積量遽減,隨歲月推演,土壤的堆積和舷葉泥炭苔等植物終將佔據整個湖面,
以致於再也看不到清澈的湖水,草埤的演替正式邁向老人湖。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