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墓為鄰 景豐路環境惡劣 住戶無奈
位於景豐街四十八巷十一弄五十五號地段,房屋圍繞墳墓而建,有些居民更在墳墓下挖掘坑洞,搭建鐵皮屋居住,生活環境相當惡劣。
該地段雖然是政府用地,但房屋權狀卻被列為「合法違建」,住戶大多是退伍軍人、老農民及少數原住民等。
興豐里里長余鴻儒表示,該地段長期都在調解有關於生活環境的問題。民國六十幾年,政府因考量到低收入戶、貧困農民等弱勢社群的經濟能力,因此容許他們違法搭建房舍。
居民孟進輝指出,木屋因長年的積水問題而散發出陣陣臭味。他表示,目前應解決公共水表分攤的問題,但部分新進住戶不肯繳水費,生活開支相對增加。
余鴻儒表示,水力公司會按「門牌」設置水表,所以沒門牌的住戶一律要跟其他住戶一起分攤水費。另外,該地段雖然被台北市政府認定為「合法違建」,但始終涉及到很多歷史盲點,要徹底改善並非一時的事,這需要長時間去處理。
居住卅八年的王姓居民表示,當年經歷越南戰爭,隨後被俘虜來台,根本無處可住,與往生者同住雖然不吉利,但也只好忍受。
余鴻儒指出,三年前,都市發展局已經派人遷移一小部分的墳墓,但礙於有些墳墓在清朝同治年間時就已經存在,要找到其後代子孫確實有困難,導致墳墓遷移進度一再延誤。
余鴻儒也無奈地表示,他當然希望台北市政府能夠越快越好,但確切的時間點真的很難預估。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