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空間將調整 功能性為出發點
【記者董寧之/中正大學報導】
中正大學校園空間規劃將調整,期望從功能性出發來使用學校建築空間,讓資源分配上符合大樓原本設計的原則。除了於圖書資訊大樓建立藝文區、共同教室大樓更期望只存留與同學課程相關的單位,達到全教學環境,恢復建築原始的功能。
圖資大樓將規劃藝文區,並於草坪設置公共藝術。 記者董寧之/攝影
成立於民國七十八年的中正大學,早年在籌建規劃上,各大樓的區域分割清楚,建築功能性強。總務處總務長樓文達表示,校園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經費不足的情況下,造成新增單位卻無法新增空間,只好以公共空間來分配,導致有些單位的位置事實上並不合宜。校方期望開始還原各大樓應有功能,但非一蹴可幾,必須逐步進行調整,而這一次的規劃,就從共教大樓以及圖資大樓著手,因功能性明顯且較單一;此外,其餘零星調動與新增設施,也都是要將各建築空間回歸到合理使用。
行政空間的調整第一階段是共同教學大樓,清江中心、通識中心、以及全家周圍是主要變動區塊,校方期望將共同教學大樓規劃成完整教學區。首先,為了讓通訊系可因集中以趨於完整,將通訊系實驗室從圖資大樓遷移至共同教學大樓三樓,現通識中心位置;而通識中心則搬至共教一樓,現清江中心的位置,期望通識中心在擁有較寬廣的空間下後,更利於推展通識教育的相關活動,例如紫荊書院;清江中心則會移至圖資大樓,現通訊系實驗室位置,進一步與圖資大樓將規劃的藝文區做結合。
此外,共同教學大樓的全家周圍則將規劃成學生服務區,除有賣點、書局等學生休閒空間,影印店更是為了便利學生而新增的設施。對於共教新規劃空間,學生表示的確較方便,財金三黃獻樟認為:「很多學院大多沒有地方印東西,剛好共教算是個中心點,對大家來說會較方便。」為了讓共同教學大樓功能性更彰顯,樓文達表示,現今工二館「創新大樓」,工程也正在進行,未來通訊系將會搬遷至創新大樓,如此共教大樓更會趨於完整的公共教學區以及部分學生服務區。
第二階段行政空間調整,以創新育成中心的搬遷為起點。九月三十日經濟部訪視育成中心後,開始進行圖資大樓空間逐步調整,位於圖書館後方的育成中心將搬遷至B1大樓,員生消費合作社樓下。校方期望將圖資大樓後方區域發展成藝文區,除了語言中心從原本位置擴大到此區,改名成藝文中心的藝文組也將搬遷至此;此外,校方將新增親子閱讀空間及露天咖啡座,期望利用相關活動,將人潮引進,讓學校藝文風氣更加興盛。另一方面,圖資大樓右後方的自修室,空間不大且周圍荒涼,樓文達表示,當藝文區形成後,整個圖資大樓後方將變明亮,且自修室也會跟著擴大空間,利於學生使用。校方於圖資大樓設立藝文區,出發點仍是建築的功能性,且圖書館功能不斷在轉變,藝文活動已開始大量增長,藝文空間必須被建立。機械三黃偉竣認為,校內其實不少學生對藝文活動感興趣,多些設施可讓學生多點休閒場所,但希望以不影響自修室安靜程度為前提。
此次行政空間調整,圖資大樓後方變動最多,育成中心的搬遷與否便成為整個調整的首要重點。創新育成中心執行經理余宏忠表示,會支持校內空間改革,但新空間仍有許多地方不完善,怕影響到未來廠商的進駐意願。樓文達表示,行政調整的第一考量仍會是功能性,因此目前會希望先挽救空間再來進一步協商,以免影響到整個後續的搬遷,也期望提問方對於問題積極思考解決之道,以便共同討論並解決困難。
為了功能性而改變建築空間規劃,在校內很多新工程尚未完成的情況下,似乎會是不必要的開銷。樓文達認為:「處理很多事情不是一直往前跑,而是如何把現有的東西弄到最好。」他表示,這次變革屬於理想上必須做的,即使困難,大家都必須去克服。整體行政空間調整目前尚無法確定何時會全部完成,但校方現主張積極地逐步進行,期望盡快將各大樓功能恢復到原始使用原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