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台灣 從歌曲發掘歷史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灣史學者、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受七星中會東門教會松年與婦女團契邀請,於9月22日在該教會的教育館演講「從台灣歌曲談台灣歷史」。李筱峰表示,每首歌謠都有其時代的特性與意義,不論是從曲調或歌詞去觀看歷史,皆可以看見社會在歷史當中的情境與演變。
李筱峰指出,台灣最早期的歌謠,其旋律多是承襲各地方平埔族的曲調,例如〈三聲無奈〉、〈牛犁歌〉、〈思想起(枝)〉、〈恆春耕農歌〉、〈台東調〉以及〈青蚵仔嫂〉,這些都是至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謠,並沒有因為台灣受外來的日本與中國統治而失傳,印證歌謠所代表的意義,其實是文化很深的根。
描寫近代台灣開港通商景象的經典歌謠〈安平追想曲〉,雖然問世時間是在1951年,但是該曲呈現出早期台灣已是國際通商貿易的樞紐,李筱峰說:「換成當今的說法就是亞太營運中心,但去對照當時還是清國的中國,中國也還只是個小農農耕的社會而已。」
此外,有許多台灣歌謠反映了外來政權的統治本質。李筱峰指出,在日治時期與中國蔣氏政權據台的這段期間,台灣歌謠很多是外來統治者灌輸其政治思想的工具,例如在日治時期有〈台灣軍之歌〉,鼓勵台灣人參與聖戰,其中有台灣人愛唱的〈望春風〉所改寫而成的〈大地在召喚〉、〈雨夜花〉改寫〈榮譽的軍夫〉以及〈月夜愁〉改寫〈軍夫之妻〉。
到了中國蔣氏政權竊據台灣開始,歌頌法西斯主義的歌曲不再是平埔曲調,例如〈歌頌領袖〉,這首是造神運動的經典代表作,而1950年代出生的台灣人,至今能夠朗朗上口的反共復國歌曲〈反共抗俄歌〉,都可見當時歌曲充分暴露威權與政治目的,拿來對照今日,除了令人莞爾以外,也不勝欷噓。
反映國民黨政府據台初期社會景況的〈收酒酐〉,格外值得一提。這首經典的歌謠問世時間是在1946年,反映當時社會底層民不聊生的苦境。作者利用歌詞,隱喻社會普遍哀怨的聲音。李筱峰指出,台灣從終戰到1947年間,物價在短短不到2年的時間裡,通貨膨脹高達7000倍,追究原因,是國民政府的貪官污吏橫行,到處囤積居奇,而該歌曲就是在當時的社會景況下抒發完成。該曲問世後的翌年,228事件爆發,而歌詞中提到的「太平通」,就是現在的延平北路,亦即是引爆228事件的地理位置。除了〈收酒酐〉以外,同時期問世的歌謠還有〈燒肉粽〉、〈賣雜細〉、〈補雨傘〉、〈賣豆漿〉等,在在都反映出當時升斗小民在困境中生活不易的心聲。
時序走到1960年代,台灣社會的經濟脈動,走向勞力密集的工業化時代。李筱峰指出,當時有許多少女放棄升學,進入工廠擔任生產線女工,扮演家庭經濟的重要支柱,而歌曲〈孤女的願望〉,就是反映當時農業扶持工業的社會景象。至於當時代同樣膾炙人口的歌謠,還有〈省都一封信〉、〈田莊兄哥〉、〈流浪到台北〉、〈媽媽請你也保重〉,都是和社會經濟有關,描寫人離開農村到都市尋找工商發展的機會,尤其特別的是,旋律全是日本歌謠。其中,傳唱於大街小巷的〈媽媽請你也保重〉,唱出了社會從農業轉型到工業發展的結果,許多人必須選擇離家,這首歌曲抒發了當時許多人心中對離家的不捨與無奈的嘆息。
日治以前
平埔調月夜愁 原來馬偕也會唱
【特稿/陳逸凡】一直到17、18世紀之間,台灣的居民仍然是以南島民族為主。根據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統計,18世紀之初,西方傳教士繪製的《康熙台灣輿圖》中,平埔族的聚落就高達120個社,而漢族聚落只有65個社,甚至「台灣」這個名稱,也是由台南安平一帶的平埔族地名「大員」演變而來。許多平埔族的地名,例如基隆、南崁、苗栗、大甲、西螺、麻豆、萬丹等,更是保留至今,平埔族文化對現今生活影響之深刻可見一斑。許多傳統的台灣歌謠亦是取自於平埔族的曲調,由後人填入新詞。例如〈月夜愁〉、〈牛犁歌〉、〈思想起(枝)〉、〈三聲無奈〉及〈青蚵仔嫂〉等,皆是廣泛流傳的歌曲。
其中日治時代的流行歌曲〈月夜愁〉,最早更是由馬偕牧師採集自平埔族歌謠,譜寫成宣教詩歌〈拿阿美〉(Naomi),講述聖經路得記的故事,1930年代才由鄧雨賢重新編曲、周添旺填詞,描寫失戀者的心情,成為傳唱於大街小巷的〈月夜愁〉。這首歌曲在日治皇民化運動時期,還由日本政府派人改寫成〈軍夫之妻〉鼓吹台灣人從軍報國;1970年代再度被改寫歌詞為〈情人再見〉,由鄧麗君演唱並灌錄成唱片。
〈思想起(枝)〉、〈三聲無奈〉及〈青蚵仔嫂〉皆是改編自平埔調,或稱台東調,是源自於平埔族的曲調,多用於敘事或勸世。〈思想起(枝)〉是廣為人知的恆春民謠,根據民族音樂學者呂炳川的考證,該曲是由西拉雅平埔族歌謠演變而成的漢化民謠,講述先民移民思鄉及開墾的辛苦,亦可循音律自由填入歌詞吟唱。〈三聲無奈〉發表於1966年,由林金波作詞、黃國隆作曲,歌曲藉古諭今,勸少女不要太注重外表,以免感情被欺騙後欲哭無淚;〈青蚵仔嫂〉則是配合電視劇演出,由郭大誠譜寫而成的主題曲,講述蚵女哀怨的心聲,並在結尾勉勵自己只要努力一定能出頭天。
平埔族是曾經活躍於台灣平野地區原住民族的泛稱,幾百年前人口數位居台灣第一位,在長期漢化的影響下,逐漸喪失族群意識,亦不被官方認定為原住民族,直到近年才再次受到台灣社會的關注。平埔族曲調從古至今縱使轉變成許多不同的面貌,仍然未曾間斷地傳唱在台灣各地,只是在教育體系長期的忽視下,歌曲源頭逐漸無人知曉。重新發掘這段過往,將能豐富台灣的文化內涵,並能更加了解這塊土地的歷史。
日治時期
殖民摩登時代 開流行文化先河
【特稿/盧啟明】1895年,台灣因馬關條約而被割讓給日本,從此台島政權易幟,進入日治時期。當時,近代唱片史也開始發軔,1910年代,東京的留聲機和唱片公司已在台北設點營業,發行日本傳統音樂,而台灣社會傳唱的仍是民間歌謠,彼此有所區隔。
一次大戰後的1920年代,各地民族自決的風氣勃興,日本也進入所謂「大正民主潮」。以留日學生為主的台灣青年乘勢創立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等組織,發起請願運動、自治改革運動、新文學運動,向統治當局爭取權益,民間社會的活力頗為興盛。
是時,曾有知識分子透過音樂表達訴求,例如蔡培火以台語寫作〈台灣自治歌〉、〈咱台灣〉等歌,被視為先聲之一;民間也開始灌錄藝旦和曲師及南北管子弟團的歌仔戲唱片,顯示在「糖與鞭」的殖民政策實施下,台灣的傳統音樂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1930年代前期,台灣社會逐漸從農業轉向工業,代表近代文明利器的廣播、電影、唱片等傳播媒體蓬勃發展。而喫茶店、咖啡座、俱樂部等娛樂場所也紛紛興起,謂之流行文化滋長的時代並不為過。
1932年電影《桃花泣血記》在台播映,詹天馬、王雲峰作宣傳曲,後灌錄唱片風靡市場。其後陳君玉、鄧雨賢、李臨秋、周添旺等人陸續創作〈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等名作,更有純純、愛愛、林氏好等台語歌星,呈現新奇而寂寥的「都會摩登」氣息。
然而,1930年代後期,總督府因應皇民化運動,發布「曲盤取締規則」管束大眾生活,流行歌曲因此盛極而衰,台灣社會也逐漸進入戰時體制。
1940年代的太平洋戰爭時期,當局統制唱片,並推廣軍國主義的日語歌,例如〈台灣軍の歌〉,甚至將台語歌改編成軍事宣傳曲。不過到了後來,總督府為拉攏人心,在廣播和唱片界還是稍微開放「台灣化的支那(China)音樂」,說明民間的需求和能量,並非統治者所能完全掌控的。
要之,社會的脈動清楚呈現於人民傳唱的歌曲之中,這種音景(soundscape)讓吾人更了解本身的文化和歷史。台灣人儘管受到殖民統治,卻是積極吸收近代化的元素,不但開啟流行文化的先河,也繼續唱作自己的歌曲,顯示台灣是一個活潑具有能動性的社會,這種傳統和現代的調和,值得我們不斷思考。
228爆發前
燒肉粽收酒矸 唱底層人民心聲
【特稿/陳良智】還記得在2006年亞洲運動會的棒球賽事嗎?從實況轉播中傳來當地加油的歌曲〈燒肉粽〉嗎?「自悲自嘆歹命人╱父母本來真疼痛╱乎我讀書幾多冬╱出業頭路無半項╱暫時來賣燒肉粽╱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要做生理真困難╱那無本錢做未動╱不正行為是不通╱所以暫時做這項╱環境逼我賣肉粽╱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物件一日一日貴╱厝內頭嘴這大堆╱雙腳跑到要鐵腿╱遇著無銷尚克虧╱認真再賣燒肉粽╱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這首歌的作者張邱東松是長榮中學的畢業生,因為被當時的校長萬榮華發掘了他的音樂天賦,因而說服張邱東松的父親放棄原本打算讓他成為醫生的想法,而讓他走上音樂之路。根據張邱東松夫人的回憶,這首〈燒肉粽〉是1949年張邱東松任教於台北金華國中期間,聽到半夜燒肉粽的叫賣聲,想到有人到半夜還這麼辛苦的謀生,所以寫下這首歌。
其實早在1946年張邱東松就受到呂泉生的鼓勵,而寫下〈收酒矸〉這首歌,「阮是十三囝仔丹╱自小父母就真散╱為著生活不敢懶╱每日出去收酒矸╱有酒矸╱通賣否╱歹銅╱舊錫╱簿仔紙╱通賣否╱每日透早就出門╱家家戶戶去加問╱為著打拚顧三當╱不驚路頭怎樣遠╱頂日去迺太平通╱今日就行大龍峒╱為著生活會妥當╱不驚大雨佮大風」,戰後國民黨接收了台灣,原本台灣人以為終戰了,回歸祖國了,終於可以從戰時異族所帶來不公平物資分配中得到解放,沒想到戰後所生產的物資,還是必須大規模投入國共內戰中,更有許多來自中國的不肖官員假借動員戡亂徵調物資,實際上是中飽私囊。也是因為這樣的官逼民反,以致於發生了1947年的228事件。
到了1949年,國民黨政府從中國「轉進」台灣,原本是台灣投入祖國懷抱,這下變成祖國投入台灣懷抱。跟著國民黨軍隊撤退到台灣的黨政軍家眷約有120萬,而戰後台灣的人口不過600多萬,由此可知當時的台灣人民承受了多大的生存壓力。
面對戰後的物價上漲,政府的因應措施竟然是貨幣寬鬆,結果幣值嚴重縮水,以致於日後需推行「新台幣」來進行幣制改革,而兌換的匯率竟然是4萬元換1元。由此可見戰後台灣的經濟波動、人民謀生不易,而張邱東松所寫這兩首歌正是反映出底層人民的心聲。
戒嚴時期
國府威權體制 消滅共匪夢反攻
【特稿/林佩蓉】1945年8月15日台灣在日本昭和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隨即在《開羅宣言》中被中華民國政府蔣介石政權接收,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於1945年10月25日成立,台灣人民從此跨進新的歷史階段,也在匆亂中被歸入中國版圖,付上慘痛的代價。
1948年中國境內國共內戰勝負逐漸明朗,蔣介石政權節節敗退的消息傳到台灣,避難至台的浪潮逐漸擴大。1949年4月6日,台灣警備總司令以今台灣師大學生腳踏車違規細故,大規模的逮捕該校與台灣大學的學生,實為當時陳誠政府向已對政府不滿的知識分子進行恫嚇。1949年5月19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宣布實施戒嚴令,台灣社會從此進入軍事統治時期,10月3日蔣介石軍隊來台,美國華府在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公布《對華白皮書》,放棄對國民政府的支持與承認,台灣政治陷於動搖不安的狀態。1950年3月1日,戰敗的蔣介石自行宣布,恢復在中國南京的「中華民國總統」職權,同時間完成了黨政軍特四合一的戒嚴體制,對台灣社會進行高度的鎮壓政策。
從1949年末到1950年中期,是國民黨成立文化霸權論述的時期,由「相當嚴謹、完備」的檢查制度,對社會文化活動採取干涉政策,以軍事方式抹平台灣人民思想及行動自由,作其「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春秋大夢。在這樣的氛圍下,作家孫陵寫下了〈保衛大台灣〉(李中和譜曲):「保衛大台灣╱保衛大台灣╱保衛民族復興基地╱保衛民主自由的樂園╱萬眾一心全體動員╱團結一致支援前線╱打倒蘇聯強盜╱消滅共匪漢奸╱只有勇敢向前」,被認為是反共文藝的第一聲。
1950~1960年台灣進入白色恐怖時期,全面清掃紅、黃、黑思想,由蔣介石作詞的〈反共復國歌〉:「打倒俄寇╱反共產╱反共產╱消滅朱毛╱殺漢奸╱殺漢奸╱收復大陸╱解救同胞╱服從領袖完成革命╱三民主義復興╱中華民族復興╱中華復興╱民國萬歲╱中華民國萬萬歲」,以及現今5、60歲耳熟的〈反攻大陸去〉,都是以「收復大陸、解救苦難的大陸同胞」作為洗腦人民的工具,公式化的4/4拍曲調,中快版「滿有精神」的速度,同樣放置在歌頌「民族救星」的蔣介石上,用音符、口號不斷「洗煉」、消磨台灣自主的心思意念,成功的完成用謊言樹立殖民政權的大業。
工業時代
實現孤女願望 勞動打拚別窮困
【特稿/王子豪】在音樂的場域裡,流行音樂雖不被學院音樂所看重,但卻常常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況。台灣在1950~60年代,是所謂台語歌量產的時代,除了唱片製作的技術進步以外,另外就是大量引用日本歌的曲調填上台語歌詞,因曾受日本統治的背景,使得這些歌曲快速流行。而1960年代恰巧也是台灣從農村經濟轉型為工業經濟的開始,加工區以及家庭工業興起,再加上當時戰後嬰兒潮的勞動力已經開始大量投入,因此許多10出頭的孩子就需要離鄉來到都市工作,而著名的台語老歌〈孤女的願望〉就著實反映了當時到都市找工作的景況。
〈孤女的願望〉是採自日語歌〈花笠道中〉的曲,由葉俊麟先生所填詞,並由當時才10歲不到的陳芬蘭主唱,她稚嫩的歌聲更是詮釋出「孤女」的感覺,也唱出當時許多女工甚至童工的心聲,使得這首歌紅遍大街小巷,因為它真正唱出許多人的心聲。
此歌分為3節,訴說一個孤苦的女孩想前往大都市當女工的希望,雖然無依無靠,卻仍然堅強地前往都市工作來度日;雖然自己能力有限,卻願意吃苦忍耐,為著將來的幸福打拚,更相信總有一天會有好的日子來臨。其實這就是當時許多台灣人的心聲,雖然環境尚苦,但願意到都市找尋工作機會,特別歌詞「為將來/為著幸福/甘願受苦來活動」,更展現出雖然日子辛苦,但對於未來卻是有盼望的,或許這就是歌名中「願望」兩字所要表達的意境,現在的辛苦在未來可以得到補償。
其實〈孤女的願望〉唱出的時代背景,在台灣仍屬窮困的年代,此歌發行的那年,台灣人民所得1年才164美元(台幣4054元),許多中低階家庭無法讓孩子繼續讀書,甚至有的小學尚未畢業就進入勞動市場,有些家庭的大哥、大姊就這樣失學進入工廠工作維持家庭生計或讓弟妹有機會讀書。台灣藝術大學教授趙慶河曾說過:「包括我大姊、三哥等同樣背景的台灣人,當年都有共同經歷,孤女的願望唱出大家回憶,因此每次聽到這首歌就想起辛苦的姊姊,忍不住淚溼衣衫。」
透過〈孤女的願望〉這首歌,讓我們再次回到1960年代的台灣社會,雖然經濟開始起步,但許多人仍在困苦中掙生活,但也看見當時台灣人的生命力是如此的堅韌,讓我們知道台灣經濟奇蹟的背後,其實就是這股不怕苦的毅力。
資本時代
原住民林班歌 抒發苦悶解憂愁
【特稿/陳逸凡】1950、60年代,林務局劃定特定森林區域,以微薄的薪水聘請勞工到深山的森林裡看管、整地、造林、開路,這樣的勞動團體便稱為林班,而原住民青年則是林班的主要人力來源。林班的成員通常來自不同族群,出動一次必須等到好幾個月後才會回到自己的部落,由於深山裡物質生活條件嚴苛,需要點蠟燭睡工寮,因此在夜深人靜時烤火彈吉他唱歌,成為抒發心情苦悶的最佳管道。其中〈珍重〉、〈牽牛歌〉、〈小米酒〉、〈涼山情歌〉(或名〈再會吧我的心上人〉)、〈情人的眼淚〉及〈可憐的落魄人〉等,皆是耳熟能詳的林班歌。
林班歌並無固定形式,主題包含愛情、親情、思鄉、勞動、自我嘲諷等,曲調大多從原住民傳統民族歌謠改編而來,歌詞亦充滿原住民特有的語感和幽默感。由於傳唱時每個演唱者會加入不同的元素,因此經常混雜了不同族群的歌曲旋律,還會混合當時的華語流行歌曲進行改編。由於不同族群的語言不同,為了便於溝通,通常以華語為主吟唱,並穿插簡短的族語虛詞。待這些青年回到各自的部落後仍持續傳唱,林班歌便在不同部落間廣泛散播開來。
源自林班歌的〈可憐的落魄人〉,1979年由高子洋(原名「高飛龍」)譜成詞曲,交由同為卑南族的陳明仁(後組「北原山貓」)演唱,1982年發行唱片,獲得社會極大的迴響。歌詞「你可以戲弄我╱也可以孤立我╱既然你不再愛我╱見面也該說哈囉」,雖然主題哀傷,表達身在台灣社會艱難的處境,但是曲調活潑有趣,展現原住民樂觀的天性。雖然後來該曲遭到警備總部以「違反社會善良風俗」為由查禁,但是仍然紅遍全台,至今仍是各個年齡層的聽眾皆能朗朗上口的歌曲。
1960年代後,台灣經濟轉型,這些原住民青年再次被吸納到都市裡,投入建築業及各種勞動行業,森林裡的林班歌成為都市裡的林班歌,同樣傳唱原住民迫於現實離鄉背井、遭受輕視的無奈處境。根據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黃國超的研究,林班歌雖然充滿原住民族對現實環境的無奈,卻見不到社會運動的色彩,主要展現對原鄉人事物的懷念與感傷。在歷經資本主義入侵傳統部落社會的全面性破壞後,原住民傳唱微弱、感傷、自我慰藉的林班歌,透過音樂紓解內心的不平衡,其中所傳達出來的無奈情境,值得每一個人反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