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公民記者野外實戰篇

2008/04/27 19:57
2,559次瀏覽 ・ 10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10
檢舉

2008.04.27

 

嘉義市社區大學「公民記者」培訓營,今(27)日上午,進行戶外實務採訪研習,授課老師陳柏濡帶領學員實地採訪蘭潭「牛車路仔」,及百年「大福興」土地公廟與短竹里的關係,另外也實地走訪盧厝里後花園「永福堂」的歷史遺跡,課程中比較震撼人心的是,2000年八掌溪事件發生地回顧、八掌溪河床切割、河川水泥化等重大環保生態議題的探討與筆耕,為了讓這批準公民記者更瞭解八掌溪的形成與特性,陳柏濡因此引領學員深入山區,也一併踏查「土匪山」登山步道,與「腦寮溪」的生態工法施作情形,陳柏濡表示:公民記者的公民社會意識及反應度、敏感度都應兼具,而讓理論結合實務則是培訓的重點。

  



公民記者培訓營學員於腦寮溪旁野外野炊

陳柏濡表示:公民記者的養成,旨在培養學員透過「公民參與」的概念,讓更多的台灣小鎮故事得以舒發,如果台灣社會結構已成M型化,民眾則要走出社會結構的第三條路,毫無疑問是透過城市文明去建構一個新啟蒙的公民社會,並在公民社會中透過各種社會救助的系統來彌補以往斷裂的思維。反思;要走出台灣媒體結構的第三條路,便必需透過公民意識,提高公民參與,peopo公民新聞平台則在這個系統中架構了連結系統,此一連結也自然成為「公民發聲」的暢通管道,嘉義市社區大學自與peopo公民新聞合作之後,在公共事務議題的操作面向上,便有了暢通的發表平台,peopo的功能性也因此受到「公民記者」群的肯定。

陳柏濡說:嘉義社大的「公民記者」研習營,完成集訓之後,將以該營隊班底成立「諸羅公民記者筆耕社」,結合「向日葵講報社」、「媒體識讀」小組等組織,廣面投入公民社會深化活動,期能喚起更多嘉義市民提升公民素養,參與更多公共事務,除此之外;也提醒公部門,除了議會、平面媒體、電子媒體的監督之外,還有第三監督族群已經成型,往後將有更多、更明亮的眼睛,注視著民意代表的表現、公部門的施政,當然也會有更多的社區角落故事,會逐漸在peopo平台上與全民分享,公民社會意識也將在此一平台被啟蒙。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