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不當頻傳 定義模糊
【記者楊文馨導覽】根據教育部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國內體罰情形仍舊普遍存在。全國二十五個縣市中,平均體罰率有一成五,以嘉義市、彰化縣和屏東縣比率最高,都有三成以上。日前高雄縣一所學校爆發老師揮拳痛毆學生事件,目擊同學以手機拍下施暴過程,才讓整起事件曝了光。汐止也傳出因學生太過頑皮,老師拿木板打手心,導致該名學生指甲剝離、濺血,引起家長不滿。台南一所小學則傳出因未向師長問好,被教務主任要求罰寫一百次「我要問早道好」。類似不當體罰事件頻傳,引發各界論戰。
部落客Tags在《教育, 本來就不該有體罰》一文便提到中,體罰只是一種以暴制暴的手段,無法達到導正目的。
禁止體罰本來就是好事,不管今天學生犯了什麼錯,站在教育的立場,體罰是很糟的一件事。很多人直覺都著重在,沒有體罰,不知道如何去管理學生、學生會愈來愈壞,或是教師會無所適從。不過這邊要提出一點,請問一下,各位有看過體罰過的學生心服口服的了解他做的錯事嗎?還是在體罰完,反叛心理愈來愈重,或是選擇逃避事情呢?
同時,他也強調,以暴制暴的教育手段,只會對學生人格及心理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體罰的本質就是暴力的一種,如果學生犯的是暴力的錯,那不就是以暴制暴嗎?如果教育的目地是導正學生的問題?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有用嗎?有體罰的狀況下?在家庭就有可能演變成家庭暴力在學校就是威權暴力,短時間或許可以收到 "速效",讓孩子馬上聽話,但是長時間來說,對人格養成和心理成長都是會有影響的。
部落客Hang Lee在《也論體罰》中,則認為,懲罰的目的在於遏阻錯誤行為或事件發生,藉此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但當教育成了一種處罰手段時,原先的目的便會因此消失。
作者舉例說明當年父母為了避免自己到海邊玩耍,每次只要被逮到,便會飽受一頓毒打,但「到海邊玩耍」這件事卻不曾因此中斷,反而讓孩子學會隱瞞。
作家徐敏雄在其專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的「過度體罰或完全縱容都不尊重人性」則提到,
其實人們在許多時候確實會需要一些「教訓」來幫助自己記住是非對錯。至於這些教訓要下得多重才能產生觀點轉化,並且將是非牢記在心,每個人可能不太一樣。一些極端人文主義的人士之所以反對體罰,很重要的一項原因是認為體罰會損害學生的尊嚴;但是試問:如果完全沒有讓學生感到挫折、丟臉,又有多少人會記住錯誤的教訓呢?
徐敏雄提到大學時期在一所森林小學任教的經驗,「上課的時候,這位小六學生趴在桌上,完全不理會我在跟他講話。我問他:你們在學校裡也是這樣……對阿!我們想蹺腳在桌上、上課上到一半想走出教室都可以,老師不會管我們。」他指出,過於強調處罰是一種漠視人性尊嚴的方式,但過分重視人本,等同捨棄教育目的,讓孩子無法從教育獲得正確的價值。
部落客Candy Liuy在《不打孩子怎麼教》中,則提到
紀律(discipline)並不是指”懲罰”,而是指”去教導”。……打小孩並不是給他們機會去學習事情的相關後果或是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相反的,會讓孩子害怕,沒有安全和怨恨。
他認為,用打來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往往只會模糊事件焦點,讓孩子學會用「多做多錯」的消極態度面對事情,進而逐步喪失思考與摸索環境的能力。他強調,不要過度放大孩子一時犯錯的行為,應多採用「多讚美,少責備」方式教育他們。
儘管有人認為體罰只是一種以暴制暴的手段,並且大力否認它具有教育意義,但也有人主張體罰的用處在於導正他們的行為。
部落客千珮在《適當的體罰》便提到,有些家長過於寵愛孩子,想盡辦法去達到他們的要求,卻間接養成孩子未來任性的性格。她指出,有些孩子在家長和媒體的影響下,學會用不堪入耳的言詞威脅他人,就像在她之前收到的一則短片中,家長非但沒有阻止孩子說髒話,反而在一旁竊笑,無形中鼓勵孩子此一行為。她認為,適當的處罰能夠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所犯的錯,並藉此遏止它再次發生。
而在《從最近教師負面新聞增多的現象-看校園管教》一文中,作者Deidra則認為體罰確實有存在必要,但各界定義卻非常模糊:
……現在校園當中教師的職責越來越重,除了授課、帶班之外,還要擔負大量額外的校務行政工作。如此沉重的工作負擔,若不採取適當有效的「處罰」的話,很難去管教好一個班級的秩序。
大多數的教師和家長其實看法和我一樣,都是贊成適度的處罰。但是問題來了,「體罰」和「處罰」該如何界定呢?一直以來,教育高層或是教師培育單位,都沒有給一個明確有效的管教方法,來取代現行的管教制度。所以也才會讓學校老師在管教上出現難題,因此才會常常會有不當管教的事件發生。
部落客吉他邦手在《教育與體罰》中則提到,禁止體罰雖是一種教育手段,但應該釐清老師教導與體罰的模糊地帶。
……廢除體罰也許ok,但相關的配套措施應該明訂出來,勞動服務、抄書等算體罰否?……否則廢除體罰可能會壓倒維持教育倫理的最後一道防線,以後學生不甩老師,而老師動則得咎, 於是隨便教教得過且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