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姍 走訪歐亞探索風格
【記者黃致鈞/台北報導】中國時報財經記者陳一姍,過去三年走訪十餘國,從沿海的香港與南韓,到內陸的中亞;赤道的印度,到緊鄰極圈的北歐與愛爾蘭,深入探索這些國家的興起與改變,開啟閱聽大眾的國際視野。
台大經濟畢業後,陳一姍進入天下雜誌,工作三年獲得天下雜誌的獎學金,前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經濟政策管理碩士(Economic Policy Management),返回天下雜誌幾年後轉戰報社至今。因此,三年前中國時報著手改版,策畫過去多為雜誌進行的國家專題時,陳一姍參與了所有訪問,並憑「蛻變中的韓國」以及「裝上翅膀的大象-印度專題」,分別榮獲第十九與二十屆吳舜文新聞獎國際新聞報導獎。
待過雜誌與報紙,陳一姍認為報導國家專題時,雜誌較精細化,將之包裝成一個企劃案,因此事前準備周全;報紙則剛好相反,常常出國前一兩天還得跑新聞,許多時候陳一姍都是邊採訪邊探索國家的樣子,從中挖掘國家的風格,相對來說比較靈活,發揮空間更大。
「因地制宜很重要」,陳一姍表示,當今網路通訊發達,在當地大使館、台灣辦公室以及特派記者幫助下,約訪人物不難,難的是交通路線與行程規劃。例如在印度,政治問題要往北邊的喀什米爾,經濟議題要去南方的孟買;而深處內陸的中亞,一個禮拜只有兩班飛機從首爾飛往哈薩克,又過去被蘇聯統治,觀光簽證只有十天的期限,安排好的行程常因簽證過期而耽擱。
走訪多國,陳一姍印象最好的是瑞典,「在瑞典你看到一個國家的大氣」。不同於傳統國家專題報導時從政經與社會角度切入,在北歐,陳一姍與採訪團隊試圖尋找專屬北歐的哲學價值。陳一姍回憶,「某次聚會外面大風雪,一位議員就自己騎腳踏車來,因為瑞典不派車給議員,公務車也只有幾輛」,陳一姍說,「原來一個國家可以如此透明、乾淨」。
對中亞的烏茲別克,這個警察國家令陳一姍提心吊膽。在當地採訪時,陳一姍感覺隨時都有眼睛盯著自己,攝影記者也只能將相機拿低,隨手按快門,「隨便一位路人都可能是便衣(警察),整個國家環繞一種怪異的氛圍」,陳一姍形容。
報導國家專題,除了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陳一姍深深體會到不同的國家與政治環境,人不是生而平等。訪問烏茲別克時,一位帶領採訪團隊的導遊年僅二十出頭,長得帥氣,但眉頭始終深鎖,「他想離開烏茲別克到美國發展,但知道自己沒有辦法,現在準備結婚…」,陳一姍說,眼見一個國家的沒落衰敗,人民想移民尋找機會卻無能為力,「會很不忍心」。
對於台灣媒體缺乏國際新聞,陳一姍認為關鍵在於媒體領導人。她指出,其實民眾對國際新聞有一定需求,但目前並不被滿足。「台灣媒體有在進步」,陳一姍表示,但主事者仍缺乏對媒體的想像,以及可依循的成功模式,「國際新聞就是要包裝一個角度,告知一個趨勢」,她強調,台灣媒體其實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頂著台灣最高學府,以及美國長春藤盟校的學歷,陳一姍不在乎記者被喻為「窮忙族」。「我認為世界上有三種人可以改變社會,一是政治人物,二是老師,三就是記者」,高中便立定當記者,雖然薪水不如身邊進入企業或銀行工作的同學,「至少回首人生,是有意義的」,陳一姍很感謝天下雜誌的栽培,以及中國時報自由的工作環境。
「殷允芃(天下雜誌創辦人)曾對我說,記者是全天下最好的工作,因為沒有一個工作是領薪水學東西,只要你願意,永遠學不完,且一直成長」,陳一姍笑說。(照片由陳一姍提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