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林珮霖 從新聞尋找人性慈悲

2008/04/22 05:00
2,123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P1120755 【記者黃致鈞/台北報導】林珮霖過去在多家商業電視台主跑社會新聞,然而找不到人性與慈悲心,迷失一陣子思考記者為何後,毅然決然轉進大愛電視台製作專題新聞,並憑〈窮人天使-尤努斯〉,入圍第一屆金輪獎電視新聞報導獎。

受在中廣工作的母親影響,從小林珮霖對記者這行有無限美好的憧憬。哲學系畢業後進入商業電視台跑社會新聞,體驗最真實的人生與社會百態。但社會新聞跑久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林珮霖表示,一次竟聽見主管在看火災新聞時說:「火燒好大,畫面真漂亮」。

商業電視台主管要求獨家,不僅是有畫面的獨家,還要是有爭議性的獨家,「結果新聞常變成連續劇」,林珮霖曾拒絕跑一則老少配的新聞,「不能讓會演戲的新聞受訪者利用媒體」。藝人倪敏然事件,從對事件關係人夏禕的報導,林珮霖更發覺媒體儼然變成法官與檢察官,如紅衛兵抄家,「怎麼爽怎麼做」,過度擴張自己的權力,失去最基本的道德良知與倫理。

「如果民眾不思考新聞內容,無判斷力,社會將失衡」,林珮霖認為,台灣的社會文化有一部分是媒體教出來的,又所謂的蝴蝶效應,跑了那麼多社會新聞,做為結構共犯,擔心自己給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於是決定辭職,重新思考記者的角色。

在一次機緣下,林珮霖進入大愛電視台擔任文字記者,「我曾離職過一次」,林珮霖坦承,不論速度還是節奏感,大愛與一般商業媒體差異很大,是一個抽離現實的媒體,加上具有宗教色彩,剛開始覺得頗壓抑且沉悶。

然而一段時間後,林珮霖逐漸在大愛新聞找到商業電視台沒有的核心價值,例如處理新聞的方式,「主流媒體靠廣告和收視率支撐,大愛沒有包袱、不求人」,林珮霖說,雖然大愛不批判,但在商業電視台批判譴責也暗藏商業機制下的包袱。

現在大愛製作專題新聞,〈窮人天使-尤努斯〉是林珮霖入圍「國際公益新聞金輪獎」的作品,報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創辦鄉村銀行,藉由小額信貸幫助無法負擔一般銀行貸款的人民創業。

「尤努斯是一位誠懇的人」,林珮霖表示,尤努斯擁有美國的博士學位,到可在美國過著優渥的生活,他卻放下自己,選擇回孟加拉關心影響長遠的民生議題,下鄉幫助更多人,從細微處展現悲憫心,因為「相較於捐錢,孟加拉人需要更直接的幫助」。

採訪期間正值孟加拉政權轉移,時局動盪,但鄉村銀行的還款率高達九成九。林珮霖說,孟加拉人相信人心,沒有對人性失望,一種共識在社會上凝聚,因此能推行簡單的社會制度。反觀台灣的卡債族,孟加拉人顯得更尊重自己。

林珮霖表示,「不要只看負面」,孟加拉人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對於災難和悲苦,他們反到以從容坦然的態度面對,但外界常以自己的角度解讀他們。

對於台灣的電視專題新聞,林珮霖認為商業電視台其實可以排更多好看的專題,如《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若沒有知識性,新聞的用意何在?」,她認為電視台因為發揮空間有限,所以相較於報紙等媒體較缺乏資深媒體人,「每日新聞都由最稚嫩的肉(資淺記者)去支撐」,因此記者自己更要懂得成長,嘗試新的題材,帶給觀眾新的東西。

大眾接收新聞就像孩子愛吃糖,林珮霖比喻,如何養成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正同記者如何多開發、製作更專業的新聞,以供大眾做選擇。(照片林珮霖提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