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向大自然發聲 陳啟南走出獨特陶藝路

2013/06/26 01:10
4,622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汪明慧/新店報導

    陶藝家陳啟南大學時期主修電機,因緣際會下開始接觸陶藝,不僅辭去原先電子工程師的工作,更下定決心將生命投入陶藝創作。如今知命之年的他,開創出獨特藝術風格,從大自然汲取創作靈感,作品質樸、富生命力,展現無垠原始況味。

    三十年前,大學畢業的陳啟南進入電子業,一邊工作,同時學習陶藝課程。原先只將陶藝視為興趣,但他逐漸發現,比起電子工程師,自己其實更適合陶藝工作,「多嘗試才會找到自己喜歡,且符合自身能力的領域。」陳啟南為了專心製陶辭去工作,但礙於現實環境,憑著一股熱忱仍難以生存,才使他發現,「喜歡和能否生存是二回事」。再度回到電子業,陳啟南始終難以往懷陶藝對他的吸引,常反覆思量是否應勇敢追夢。三十歲那年,真正讓陳啟南下定決心、一腳踏入陶藝工作的轉捩點,來自自身念頭與選擇。他將自己放置在生命終點回首望,假想八十歲時會不會後悔三十歲做的決定,「站在生命時空最端點來回顧,捫心自問,難道這一生就是將命賣給公司,且維持一種生活基本所需嗎?」經斟酌思考,他決定將往後生命和熱情投入陶藝工作,不再回頭,「無怨無悔,至死方休。」

    陳啟南在嘉義鄉下農家長大,記憶裡童年唾手可得的玩具便是泥土,回想起這段玩泥土的純真歲月,他認為,自己對陶藝的熱情早有跡可循,非無中生有。承襲兒時親近土地的喜好,陳啟南創作靈感多數受大自然啟發,好比光影、色澤、萬物造型;舉凡自然界現象、景色,都成為他取之不竭的創意寶藏。作品《大地系列》茶盤同時也是花器,表面布滿裂痕,其靈感來自大地龜裂景象。拾起茶壺將水注入裂痕、插上鮮花,荒蕪大地中長出花朵的意象活靈活現,象徵源源不絕的堅強生命力。此外,茶壺把手取自枯木,利用樹枝自然造型來引導使用者的多種拿法。他表示,希望透過創作,將「作品」、「人」及「自然」三者串聯,賦予人和器具更深一層使用經驗。陳啟南將大自然現象融入作品,開創獨特風格與識別性。   

    陳啟南創作類型廣泛,包括茶具、花器、香器、茶壺等,但風格樸實是唯一不變的共通性。他的陶藝品只上化妝土,至多上一層薄薄釉藥,沒有一般陶藝的絢彩釉色,反而使作品質感貼近自然,為外形和觸感更添無限可能性。在創作過程中,陳啟南領悟到,「不要想去討好所有人,否則自己會變得沒有風格和特色。」建立自身獨特性,必會找到頻率相近的知音,這是他堅持做自己喜愛且具深刻意義作品的原因。他說:「作品除了感動自己,也想感動與自己頻率相似的一群人。」

    談起最具代表性或最喜愛的作品,陳啟南謙虛表示,目前最好的作品尚未出現,但他最喜歡的作品實屬「探討生命意義」主題。他分享,希望藉由創作讓欣賞者在觀賞作品時,能反射自身,省思生命深層意義。   

    陳啟南在南投買地,規畫多年的大型工作室,如今已近完工。他表示,人生最大的理想和夢想即是希望能有一個寬廣的地方,不受空間限制地自由展示陶藝品,讓作品有更好的歸宿,「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盡頭,希望作品仍能在工作室完整呈現,不僅延續作品生命,更想藉此啟發後人。」一本熱愛陶藝的初衷、堅持走出獨特風格,陳啟南不僅是個追夢人,更是個實踐家。

照片

▲陳啟南示範使用《大地系列》茶盤,饒富大自然妙趣。(攝影╱汪明慧)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