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第325集 生命與尊嚴

2013/05/20 11:38
1,91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當一個人的生命將走到盡頭時,究竟要救還是不救,成為家屬以及醫生最難抉擇的一項難題,也常常引發家屬和醫護人員之間的爭議,為了保障病人的尊嚴,衛生署在2012年12月21日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修正案」,若是因疾病末期、死亡已無可避免的病人,經過兩名專科醫師認定,只需一名家屬同意就能撤除維生系統。另外健保局也從去年12月起給付「緩和醫療家庭諮詢費」,希望鼓勵加護病房的照護團隊,主動召開家庭會議提供安寧緩和醫療諮詢。
   
    目前修法後,病人只要簽署安寧緩和意願書就可以拒絕接受插管、氣切、或心肺復甦術等治療, 目前約有14萬人簽署了安寧緩和意願書,但大多是50至60歲的年長者,仍有不少民眾對於安寧緩和醫療不了解和迷思,擔心簽署意願書之後送到醫院就不會被急救,同時對此,醫界大多表達肯定,但也有醫師擔憂,只要一名家屬同意的門檻太低,可能會衍生法律糾紛。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每年健保花費在無效醫療上,就高達一千六百億元,而對於許多病患來說,使用健保給付的新藥,也只能延長短暫生命,也可能增加家屬經濟上的負擔,因此建議改用安寧療護來取代積極治療。而政府多年來積極推廣安寧緩和醫療,希望能保護末期患者免受到無效醫療的折磨,不過,許多民眾對於安寧照護有錯誤的認知,誤以為接受安寧就代表者等死或是放棄治療,而事實上「安寧照護」是幫助病人緩解痛苦,讓病人有尊嚴的接受緩解醫療,讓病人的身心靈都能得到完整的照顧,也有勇氣、安詳的走完人生旅途。

     近年來透過推廣,目前國內民眾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意願已大幅提高,但卻常因沒能及時簽署、健保IC卡註記,最後仍留下遺憾,未能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安寧緩和意願註記推廣民間團體認為仍有努力空間。因此本集將探討什麼是安寧緩和醫療?人生如何面對死亡這條路,讓生命最終走得有尊嚴?病患和家屬應該怎麼面對?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實施上會遇上什麼樣的困難?如何提高病患和家屬對安寧療護的正確認知?以及醫療資源如何做好分配與運用?以及台灣安寧病房數是否足夠?等問題村民大會將邀請各方面的專家、學者、政府機關一起探討、共同對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 陳美禎

 

來賓

衛生署 醫事處 處長   許銘能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秘書長 杜瀛岳
羅東聖母醫院安寧緩和照護中心 主任 莊惠蓉
立法委員 田秋堇

  

跟您一起討論~生命與尊嚴

102年5月17日星期五〉八點

敬請鎖定客家電視17頻道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