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國父」遇「神秘客」
【榕樹學堂訊】人與自然對話,環境權才能實現;而對話的開始,就是從近處,開始生態調查及記錄,瞭解它們後,再來談週遭生態保育,或許才是根本之道。
所以,榕樹學堂以這個原則為中心,開始了「內湖四期帶狀公園」、「汐止明峰街」、「秀峰之肺」、「內湖高工」、「三民國中」、「八里左岸」、「紅樹林捷運站紅樹林步道」、「高雄燕巢義大醫院」、「高雄燕巢兒二公園」、「建國北路榮星花園」、「寶湖樹木銀行(位於內湖四期帶狀公園前、民權東路6段210巷與206巷間)」、「湖聖公園(位於民權東路6段123巷20弄底)」、「游美公園(位於民權東路6段210巷143弄)」、「北投公園(含附近的兒童公園、新北投捷運站後方公園)」、「淡水捷運站」、「大湖公園」、「碧湖公園」、「汐止圖書館」、「大安森林公園」、「五股溼地」、「蘆堤溼地」、「關渡自行車道」、「觀山公園」、「桃園八德思源公園(含附近農田)」、「圓山公園」、「長壽公園(位於圓山大飯店後方)」、「金龍湖(汐止區)」、「台大醉月湖」、「國父紀念館」等地區的生態調查及記錄。
有關「國父紀念館」部分,除在102年1月16日下午發現了「烏龜」、「紅尾伯勞」、「鴿及雀」、「紅冠水雞」、「小白鷺」、「樹鵲」、「喜鵲」、「珠頸斑鳩」以及「夜鷺」外,另在102年1月17日下午也發現了「鵲鴝」、「白腹鶇」、「紅嘴黑鵯」、「另一隻紅尾伯勞」、「白鴿」以及「一群神秘客」;這「一群神秘客」,不是「八哥」或「紅嘴黑鵯」,但卻喜歡站在「國父紀念館」屋頂及「肯氏南洋杉」頂上,加上,反光及天候較昏暗,以至於很難捕捉到細微處清楚的畫面,以利辨識,所以只能懷疑是輝掠鳥或黑鶇或其他,並暫稱它們是「一群神秘客」。
圖、影片/胡綺萱、楊春吉
一、「鵲鴝」
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rDcqKLuSic&feature=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wnb4HzOFKE&feature=youtu.be
二、「白腹鶇」
三、「紅嘴黑鵯」
四、「另一隻紅尾伯勞」
五、「白鴿」
六、「一群神秘客」
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xA48ybrGg&feature=youtu.be
(以下文/出自於廖本興著/台灣野鳥圖鑑-陸鳥篇/晨星出版)
紅尾伯勞
屬名: 伯勞屬 英名:Brown Shrike 別名: 伯勞 生息狀況:冬、普/過、普
特徵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嘴基灰色。腳鉛黑色。
*指名亞種L.c.cirstatus 即褐頭紅尾伯勞,雄鳥前額、眉線白色,過眼線黑色。頭上、背面淡紅褐色,翼黑褐色,具淡褐色羽緣,尾紅褐色。腹面白色,胸側、脇橙黃色,部分個體具鱗斑。雌鳥背面暗紅褐色,眉線不明顯,腹面略帶黃褐色,胸側、脇有鱗斑。
*亞種L.c.lucionensis即灰頭紅尾伯勞,雄鳥頭上灰色,眉線不明顯,背灰褐色。雌鳥似雄鳥,但胸側、脇有鱗斑。
*日本亞種L.c.superciliosus,前額及眉線白色較寬,背面紅褐色較濃。
*東北亞種L.c.confuses與指名亞種十分相似,僅額帶較寬,背面紅褐色較淺而灰。
*幼鳥似成鳥,但嘴大部分肉色,眼後耳羽黑褐色,頭上到尾上覆羽、體側具黑褐色細鱗斑。翼覆羽、次級飛羽及三級飛羽外緣淺黃色。
特徵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南部、中國東北部、中部及朝鮮半島、日本,越冬於南亞、東南亞、菲律賓、大洋洲等地。每年9月至次年5月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之林緣、農耕地、灌叢、公園等地。單獨活動,喜停棲於空曠、視野良好之突出物上,發現獵物即飛撲獵捕,以昆蟲、蛙類、爬蟲類、幼鼠等為食,有將獵物刺掛在竹刺、鐵絲、樹枝上之貯食習性。領域性強,常仰首翹尾,發出粗厲響亮「嘎嘎嘎…」警戒聲。
白腹鶇
屬名:鶇屬 英名:Pale Thrush 生息狀況:冬、普
特徵:
*虹膜深褐色,眼圈黃色。上嘴黑色,下嘴黃色。腳黃褐色。
*雄鳥頭及喉灰褐色,背部大致褐色,胸及腹側淡褐色,腹、尾下覆羽白色。
*雌鳥似雄鳥,但頭偏褐色,喉白色有黑褐色細縱紋。
*亞成鳥似雌鳥,但有一條細窄淡色翼帶
生態:
分布於東北亞,越冬於東南亞,為台灣度冬數量最多的鶇屬鳥種,11月至翌年4月出現於平地至中、低海拔樹林底層。性羞怯,常單獨在草叢或多落葉的地面活動覓食,喜食雀榕、山桐子等漿果及昆蟲。
鵲鴝
屬名:鵲鴝屬 英名:Oriental Magpie- Robin 別名:四喜
生息狀況:引進種、稀;留、普(金門)
特徵
*虹膜黑褐色。嘴、腳黑色。
*雄鳥頭、胸及背藍黑色,翼及中央尾羽黑色,翼有寬白斑。翼帶、外側尾羽、腹以下白色。
*雌鳥似雄鳥,但頭胸及背深灰。
生態
分布於印度、中國南方、中南半島、菲律賓及印尼之留鳥。在台灣為逸鳥,有許多繁殖紀錄;在金門則為普遍留鳥。單獨或成對出現於平地公園、村莊、疏林或灌叢等接近人類活動的地帶,性不懼人,常停棲於顯著處鳴唱,喜於地面覓食昆蟲,尾羽不時低放展開再驟然上翹。
紅嘴黑鵯
屬名:短腳鵯屬 英名:Black Buibul 別名:黑短腳鵯、紅嘴烏秋(台)
生息狀況:留、普
特徵
*虹膜暗褐色。嘴、腳鮮紅色。
*頭、頸、背、胸黑色有光澤,有短冠羽,翼及尾羽具灰色細緣、腹以下灰黑色,尾略分叉。
生態
其他亞種分布於印度、中國華南、緬甸及中南半島。繁殖期常見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之林緣、公園、行道樹等地帶,入秋則結群往低、中海拔山區遷移。樹棲性,喜停棲於高大喬木或枯枝上,群棲或群飛時喧鬧吵雜。以植物果實、花蜜及昆蟲為主食,尤喜漿果。鳴聲吵雜多變,常發出「嘁、嚓、嘁」聲音,有時會發出「喵~」似貓叫聲。築巢於高樹上,利用草莖、樹葉及細藤蔓等為巢材,巢呈碗形。分布於中國之部分亞種頭、頸白色,嘴、腳橙紅,遷移季節有時會出現於馬祖或本島海岸地帶。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