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苗栗義民塚 發揚客家義民文化(公民記者:劉益雄)
苗栗市義民廟後方的「義民塚」已有二百二十年歷史,並已列入縣定古蹟,但因為在私有土地上,地主請求遷移被拒後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判定是無主墳墓,地主有權處理,地主已在周邊搭建圍籬,造成義民廟祭祀不便雙方又起爭議,雖然苗栗縣政府居中協調,地主同意祭祀時開啟圍籬,但遷墓爭議仍未解決。
清朝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台灣林爽文抗清,滿清政府當時號召客家人士籌組義民軍協助平定,在戰爭中不幸犧牲的客家籍民兵稱為「義民」。相傳義民軍凱旋回師時,雇用牛車運送戰死的義民骨骸,由南往北準備送到新竹新埔合葬,但其中載運六缸骨骸的牛車到了苗栗市義民廟現址就不肯再走,經擲筊請示亡者,移靈合塚葬於苗栗市義民廟後方的「義民塚」。其餘的義民軍骨骸安葬在現今新竹新埔義民廟,所以苗栗、新埔兩地的義民廟是「兄弟廟」,也是全台義民廟的祖廟,其它各地的義民廟都是刈火分奉。(資料來源:苗栗市義民廟)
苗栗市義民廟後方的「義民塚」
苗栗義民廟「廟塚合一」的特殊意義
義民信仰是台灣客家所獨有( 有別於大陸客家與東南亞客家) 的文化元素,且為客家族群共享之精神遺產。義民廟主祀客家義民,故「廟」與「塚」同為客家義民信仰的核心,環視台灣現有之義民祭祀,多有廟而無塚。如苗栗這般塚廟相連;足以完整詮釋義民信仰內涵之古蹟,僅新竹枋寮與苗栗二處。
其中苗栗義民廟主祀之淡水廳長程峻以及北台灣義民軍總領導壽同春,皆為客家義軍核心成員,而義塚所葬更是林爽文事變中的客家義民領袖鍾瑞生所部後壠堡18莊義民。鍾瑞生因平亂有功官拜八品「府經歷」歷史地位極為重要。以上史實足見「苗栗義塚」在台灣族群史與近代史上獨具之紀念意義與價值。
義民塚拆遷爭議
苗栗市義民廟後方的「義民塚」已有二百二十年歷史,並已列入縣定古蹟,但因為在私有土地上,地主請求遷移被拒後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判定是無主墳墓,地主有權處理,地主已在周邊搭建圍籬,造成義民廟祭祀不便雙方又起爭議,雖然苗栗縣政府居中協調,地主同意祭祀時開啟圍籬,但遷墓爭議仍未解決。
地主當初辦理土地整合時曾和義民廟管委會溝通,希望將「義民塚」遷走,義民廟管委會召開信徒大會討論,不少信徒擔心「義民塚遷移,義民魂就不在了」,並認為「義民塚」當初落葬在此就是義民爺的旨意,管委會因此拒絕。
「義民塚」成了縣定古蹟後,讓地主期盼的遷墓事宜更陷入膠著,因此向法院提出撤銷縣定古蹟的訴訟,結果敗訴,但法院判定「義民塚」是無主墳墓,地主有權處理,所以地主已在「義民塚」周邊搭起圍籬,義民塚從此被隔離在荒煙漫草之中,情何以堪。
搶救義民塚發揚義民文化
義民是清代維護地方平靖的自願民兵,殉難後或枯或榮;新竹枋寮褒忠亭義民廟香火鼎盛,尊為義民爺,同屬廟塚合一之苗栗市義民廟,其來歷近似新竹枋寮義民廟,惟枋寮義民廟在19世紀妥善的廟產經理制度以及擴張的聯庄輪祀制度,再加上1860年戴潮春事件之後所增建的附塚以及官員獻匾等尊榮史實,便蹄造了客家全體共祀的地位。
然而,這樣的地方歷史並未發生在苗票,因此苗栗義民廟的現況相對寥落。重以民國40年代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地方人士畏之太甚,處置失當,竟然使廟產所有權易為私人財團,甚且興訟生波。是故苗票市義民廟之不若新竹風光,可想而知。
有鑑於此,苗栗縣社區大學辦理一系列「認識義民爺」社會學習活動,於日前成立「義民文化工作隊」;並廣招志工,希望由歷史古蹟與文物的考證研究切入,提倡文化資產保存,並發揚義民文化及推展週邊文創與活動。期盼大家一起關注文化資產,認識義民信仰,也期望政府單位協助解決義塚產權問題,能將義民廟與義塚周邊劃定為義民信仰文化圈。
「義民文化工作隊」成立暨祭拜義民爺
「義民文化工作隊」工作討論
「義民文化工作隊」工作討論
「義民文化工作隊」工作討論
「義民文化工作隊」義塚訪勘
「義民文化工作隊」義塚訪勘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