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的定位 也來談談
台中有自由路,台北有民族、民權、民生路,
你覺得奇怪嗎?為什麼都不見『民主』?
公民記者的定位 也來談談
這是『也來談談公民記者的定位』的標題倒裝句,用以凸顯主題公民記者四個字。
Peopo 進階工作坊的咖啡時間,『公民記者定位』這主題由台江吳茂成當桌長,清晰完整的分析真是無人能及。我隔天寫的『隔行如隔山 處處是學問』進階工作坊心得報告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6357 的最後一句,陳述了我的個人觀點,並不是為公民記者作定位。
我是公民不是記者,因為我是公民記者,所以也有可能做出記者所做不到的貢獻。
台中有自由路,台北有民族、民權、民生路,你覺得奇怪嗎?為什麼都不見『民主』?原來,民權是價值、是天賦的,就像我說的『我的所有言論,無論讀者喜歡與否,都只代表我身為公民的權力』,而民主是個制度,可以建構也可以摧毀。當年為街道命名的官員還真小有學問,到現在民權已經相當穩固,但是民主依舊搖擺。
我自認為我不是記者,所以沒有採訪他人,也很少作純粹的報導。記者是媒體之下的產物,即使像朱淑娟或李惠仁這麼功績顯赫的大牌記者,一旦他脫離了棲身媒體,為了持續自己對社會的使命感,他們成為『獨立媒體』,如果說他是記者,他也只是這個獨立媒體之下的記者。
因為Peopo成員的名稱是公民記者,所以沿用這個稱呼,卻依舊改變不了我是公民不是記者的本質。至於你是不是Peopo的記者,甚至是不是公共電視下面的『記者』?我認為這得由余至理和公視新聞部來替你作定位,不是你說了算。
『因為我是公民記者,所以也有可能做出記者所做不到的貢獻』這句話比較有學問,也稍帶偏見。如前所述記者依附在媒體之下,所以他就有老闆,他就必須聽從老闆的指示,除非像幾位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那樣憤而離職。如果記者可以海闊天空盡自己能力發揮,作該作想作的,不作不該作和不想作的,他們就不須為了五斗米掙扎。公民記者,你沒有這些困惑,因為你和他們並非同一族群。這也是為什麼『公民記者有可能做出記者所做不到的貢獻』。
好奇的好奇寶寶無所不問,就像他喜歡採訪一樣,他在我的心得報告上的回應留言你可以連結上去參考。
2011-7-29 大法官釋字第 689 號,強化了「隸屬於新聞機構的新聞記者」以外的人也有知的權利,但是他並沒有說能採訪或報導的人就是記者。他甚至更進一步將『提供新聞價值之資訊於眾或為促進公共事務討論以監督政府而從事之新聞採訪行為』這樣的人歸類為『一般人』。
公民記者是個名稱、是個名詞,我引以為榮。要說公民記者是不是記者,比較容易混淆,社會習慣說『記者』指的是新聞記者,你是新聞記者嗎?再強調一次,我不是。
不是記者的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2-08-07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