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風箱‧依嘛風箱_『2012踹拍宜蘭場』
公民新聞重點在於(1)在地觀點(2)關懷弱勢(3)公民行動。而公民行動是大家一起關心環保,主要希望透過地方的議題讓公民記者實際上來參與。
【PeoPo】去年辦12場地方聚會(當我們在議起),比較是地方議題的分享;2012定為『在地實踐年』,以記錄六個在地故事為出發,不同的季節走出戶外,挖掘臺灣的在地故事與臺灣之美。
地點:
蘭陽博物館一樓研習教室(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 *
主辦單位:公共電視 PeoPo公民新聞平台
共同主辦: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宜蘭分會
共同協辦:宜蘭蘭陽博物館
時至盛夏豔陽高照酷熱難擋,7月21日【PeoPo踹拍踹拍宜蘭場-老海港新生命】卻讓參與的公民記者們有了一個『小卻幸』。帶大家走訪【蘭陽博物館】及【頭城大坑罟溼地】,感受自然與人文點綴的風景,體驗宜蘭這塊土地醇厚的生命力。
這次【PeoPo】以蘭陽博物館為場地,讓公民記者共同認識公園溼地復育,由宜蘭及羅東社區大學邱錦和老師(公民記者噶瑪蘭人風箱樹)來分享復育原生水生植物種源,並號召志工參與,幫助社區節能減碳,並豐富當地自然景觀之過程。,更以我們的相機,記錄報導宜蘭自然生態和人文薈萃。
專訪宜蘭羅東社區大學老師(公民記者噶瑪蘭人風箱樹)
邱錦和老師對它『風箱樹』如此描述: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宜蘭分會,向「信義房屋2011年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提案,獲理想社會類首獎,委請宜蘭社大蘭陽濕地生態社規劃授獎後第一次見學活動。將清溝社區生態龍舟基地復育有成的宜蘭原生水生植物種源分贈到蘭陽水生植物生態博物館。
宜蘭社區大學蘭陽濕地生態社結合在地社團,共同建構蘭陽博物館烏石港遺址濕地,成為宜蘭原生水生植物物種庇護站『蘭陽水生植物生態博物館』。
『風箱樹』(Cephalanthus naucleoides DC.) 五十二甲人稱它 『水芭樂』、也叫它『珠仔花』。是宜蘭五十二甲(東山河一帶)溼地護堤植物 。
風箱樹是一種瀕臨絕種的水生植物,在「臺灣珍稀水生植物」一書中被評鑑為「五顆星極危級」,是臺灣稀有水陸雙棲濕生小喬灌木。目前野生的數量僅僅剩下不到 100株,再加上它本身並不產種子,所以是極待保護的樹種。
風箱樹本來在宜蘭是數量很多的護堤植物,但是因為許多河堤、溝渠用水泥化的整治工程,使得風箱樹的生長地消失,而目前僅存的風箱樹是保育團體和當地政府溝通,暫時停止河堤施工,才得以保留下來的。
風箱樹的葉子長得和芭樂葉非常相像,所以有個俗稱叫水芭樂;風箱樹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會開滿整樹白色的花,花形很像海膽,而且還會散發出一股特殊的清香,令人百聞不厭!
早期,在農田水利會尚未將溝渠水泥化前,台灣北部至南澳低山區河溪、冬山河畔或蘭陽平地住家旁,常常可看到它們,是先民重要常用的護堤植物、農民將其種在溪流、溝渠土堤邊,是為了穩定堤岸,防止崩塌和水侵蝕的最典型護堤樹種之一,它在水底的呼吸根系更是庇護溝渠裡魚蝦和螃蟹的好所在。
『風箱樹』樹高可達一到六公尺,是落葉性小喬木,在田埂旁為了不被它遮住水稻的露水 ,常常被農夫矮化成小灌木。傳說高大的樹幹是手風櫃的好材料,故名『風箱樹』。 葉子像芭樂所以人叫它『水芭樂』每年二到三月開出淺咖啡紅的新嫩芽苞開花時具特殊的幽香,那種特殊的香水攻勢,白天引蝴蝶來吸蜜,
夜間由蛾類照訪,金龜子也常來吃食花、葉。是金龜最愛的食草,也是蛾蝶的蜜源植物。
早期的農業社會,鐵器是日常生活的謀生工具,而打鐵用的「風鼓」就是利用風箱樹的木材製作,成為當時重要的經濟作物。隨著經濟發展的轉型,工商業漸漸地取代了農業,風箱樹的經濟地位自然也漸漸失去了光彩。根據林務局最新的台 灣本土性生物資源調查結果,確定台灣已經不再發現野生的風箱樹植株。現今,已知一些生育良好的風箱樹,都是在宜蘭縣境內。目前『頭城大坑罟溼地』復育範圍為1400公尺,而每公尺植種一棵。
公民記者大姐Lotus編輯攝影製作2012/07/23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