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嘉蘭永久屋入住慶典系列報導6-6.採訪前原住民史前博館館長-童春發談嘉蘭村遷徙文史概述。
台東嘉蘭永久屋入住慶典系列報導6-6.採訪前原住民史前博館館長-童春發談嘉蘭村遷徙文史概述。
台東金峰鄉嘉蘭村在莫拉克颱風災情中可說是台東地區最慘重的一村。族人面對家園重建以選擇「離災不離村」的原則向政府及援建單位作要求。
經過二年多的重建歷程,全村有約110戶的受災戶,因重建基地的面積限制,分成東與西兩個永久屋基地,西基地由台灣世界展望會負責興建;東基地由紅十字會負責援建。
本系列報導將都已在西側基地辦理的事跡為報導題材:
終於在今年的4月14日舉行官方辦理的入住及交屋慶典活動。
本Peopo公民記者把當天在現場記錄到的影片整理成6段影片報導:
6-1.兩基地入住戶自辦聯合感恩禮拜。
6-2.縣政府主導的入住禮及贈鑰儀式。
6-3.西側基地入口處援建記念石碑揭幕式。
6-4.展望會在西側基對入住戶做屋內設施點交服務作業。
6-5.採訪西側基地入住戶完成交屋後的心情分享。
6-6.採訪前原住民史前博館館長-童春發談嘉蘭村遷徙文史概述。
6-6. 採訪前原住民史前博館館長-童春發談嘉蘭村遷徙文史概述。
受專訪者背景:
童春發,出生於屏東縣瑪家鄉部落瑪家村,具排灣族血統,從小在嚴格的基督教家庭長大,看到牧師對部落的影響極大,於是做牧師成為他最想做的三件事之一,另外兩件事就是當老師與進行農業來改善部落生活。
玉山神學院是他生命的轉捩點,他選擇到閩南語授課的台南神學員念道學碩士,
閩南語從不通到精通,之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日本完成比較文學碩博士,
之後接神學院院長兩任,其中,也曾任教育部原住民委員會委員、國語委員會間閩南語與原住民組的主任。
多年來,致力於原住民族文史整理與傳統回復的工作,他覺得「哪裡有工作就認真去做」,能保存的文化和歷史便盡力去做,對於研究排灣族的傳說和習俗有深入的探討,曾經是第一屆「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的促進委員之一,創會會長為卑南族原住民歌手胡德夫,在推動原住民文化的保存工作有很大的貢獻,讓大眾對原住民族文化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在這次系列回活中,能採訪到童館長真是一大幸運,憑他對台灣原住民特別是排灣族的各大家族頭目;老部落的遷徙有深入的研究與文獻整理。
嘉蘭村是匯集了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及阿美族文化交匯的地方。是研究多元文化的最佳場域。
當八八水災方生不久,有感於嘉蘭村很多傳統文物遭洪水沖失,黈過其服務的單位:「台東史前博館」的角色任務,推動了「重拾遭流失的嘉蘭傳統文物展覽」,用文化素材及內涵激勵了受災居民重拾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新信心,終於在二年的永久屋籌建及興建過程中,如願以償地得到永久屋。童館長以語重心腸的期勉嘉蘭村:「重建不只是硬體永久屋的重建要達成,心靈、文化、對孩童的教育及人與土地感情的重視;全社區的團結和好」才是整體重建的讓人對嘉蘭重建的敬佩的地方,共勉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