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有感於李艷秋送孩子出國讀書 ──在台灣真的沒有辦法讓孩子快樂學習與成長嗎?

2007/12/22 17:30
6,731次瀏覽 ・ 0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這個月資深媒體人李艷秋出版了一本書「走一條快樂學習的路」,分享三年前她送十四歲的孩子出國求學的過程,今年六月作家簡媜也寫了孩子在美國讀小學的經驗「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連帶又想起了在教改之前,1993年天下雜誌主編尹萍在她孩子國三聯考前夕倉惶出走紐西蘭,十多年了,經過多少人的努力與心血,難道台灣的教育環境還是如此不堪嗎?

     尹萍年在書裏這麼描述著她的孩子:「她每天起早睡晚,還是得準備挨揍,因為白天上課,晚上補習,功課永遠做不完。她常常瘋瘋癲癲,大哭大笑。她清晨起來,會跪在我床邊問:「我可不可以不去上學?」   

      李艷秋前些天這麼說:「教改已經十三年了,如果燃燒我的孩子,卻不能照亮別人的小孩,我只能忍痛把他送出國。」 

  簡媜這麼徬徨著:我只是一個家庭主婦,沒有能力阻止體罰孩子的老師,沒有能力填飽所有挨餓的孩子,沒有能力抽掉任何一張考卷,沒有能力拔除這移民小國不斷輪迴宛如詛咒的械鬥命運,我沒有能力叫孩子不用等…」   是的,孩子沒辦法等,所以許多有能力的父母無不想盡辦法幫孩子找尋一個桃花源。  可是,若是沒有能力送孩子出國的家長呢?或者不想把孩子的根拔起,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在自己土地上成長的父母,難道就必須認命地讓孩子活在陰影中?  

      難道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  

      難道台灣的教育環境真的已經沒辦法讓一個普通平凡的家庭,能夠安心地陪伴著孩子快樂長大?   

       其實這些年我都在想著這個問題,我也在自己目前讀小學六年級的雙胞胎女兒求學成長過程中嚐試:不接受貴族式的學校或補習班,沒有外傭或其他人幫忙,一個父母兩人都要上班的普通家庭,如何利用台灣現有的環境與公共資源,陪孩子快樂成長與學習。   

     下個月 (預定97年元月出版) 野人出版社將會把我這些年的實驗心得出版,出版社訂的書名是「教養可以這麼浪漫」,並且從今天  (1214起至1230),舉行徵文活動,簡章內容貼在後面,希望各位朋友分享自己的教養方式,除了 E-mail 給女巫編輯之外,也盼望你能貼在我的部落格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裏,讓大家先?為快,謝謝。                 

          徵文活動辦法 徵文日期:12/14()~12/30() 徵文主題:教養可以這麼浪漫 投稿方式:
   1.
文章字數:500字上下
   2.
照片張數:不限
   3.
投稿方式:
        (1) 
一律使用email投稿:yeren@sinobooks.com.tw
        (2)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小漁 (未驗證) ・ 2009/12/01 22:16

李醫師您好:
每每拜讀您的文章
總讓我覺得台灣還是很有希望的
多年前我放棄在學校教書的機會
就是沒有辦法接受這十多年來教改的失敗
(這麼說並不是驕傲 而是對這個大環境與執政的這些政治人物很失望)
我想
既然無力改變這個社會
但至少自己是可以為自己與孩子做一點努力
所以懷孕那一刻起
我就下定決心要自己在家帶孩子
從家庭教育做起
我深深相信
孩子不一定要送出國去才能擁有競爭力
或是讓他未來一定能過得更好
就如您所說的
"是的,孩子沒辦法等,所以許多有能力的父母無不想盡辦法幫孩子找尋一個桃花源。可是,若是沒有能力送孩子出國的家長呢?或者不想把孩子的根拔起,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在自己土地上成長的父母,難道就必須認命地讓孩子活在陰影中?"

我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小康家庭
父母親白手起家要養四個孩子還要負擔長輩的生活開支
說真的
是非常非常辛苦的
我和三個弟弟妹妹都是助學貸款完成學業
儘管我們不是唸所謂的名校或是一流的大學畢業
但並不表示我們比別人差或是沒有競爭力啊!
不管在職場上或是生活中
我們都是用負責認真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個人事物
包括對我們自己都是這樣的
生命的意義難道只在於讓孩子出國唸書.....或是追求所謂的上流社會生活嗎?
我想
應該不是的...
感謝你提供這麼一篇分享
我想應該讓更多父母讀讀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