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盛弘遊走城市空間、同志身分、散文創作,更道出自己對同志庶民生活史的書寫願望。
圖|王文彥, 2012 (成蹊同志生活誌3.4月號)
創作魂,燃燒!成蹊同志生活誌第十三期,由三位年輕的學生導演李俊宏、練健輝、詹德璐熱鬧開講,讓我們一同思考酷兒電影意味著什麼。封面人物作家王盛弘遊走城市空間、同志身分、散文創作,更道出自己對同志庶民生活史的書寫願望。紀錄片《愛的希望愛的福啊》(七分鐘版本)甫出,讓眾多觀眾熱淚漫面,哭得一蹋糊塗,我們可以聆聽導演陳正勳娓娓道來,其與愛滋議題的生命交鋒,呼喚同志孩子與母親重返對話理解的旅程,期待作品創造出一種跨越身體與靈魂的界線,碰觸人性的真情。
周竑立〈靜謐的狂歡〉走筆至此,家庭關係沉重提起卻用最輕的速度放下;而孔殷、薛人傑正進行生命的整理,李東霖則在他的情感碟片裡再存一則青春故事。創作者倒退前進,努力蒐集著那些可被遺忘的零碎記憶,如玻璃碎渣一般那新的感覺、時空視域不斷產生,冶舊有的經驗、欲望和想像於一爐。同志歷史回顧吳文煜《河邊春夢》的碩士論文,彰顯出高雄愛河畔的同志身分,有更多溢出身分認同的主題,值得我們認真思索、追想。
因為思辨力與創造力,當同志有意識地以一種風格,重新編輯這世界的景象時,生命和生活會顯得更為深刻、豐盈。心愛的讀者,成蹊本期一樣祭出各個同志們,觀看這世界時的沉思默想,劇作《第十一號星球》的出版,軒昂細評文本,以流浪紀實、小格看黑澤明電影《蜘蛛巢城》、阿克梳理男同志小說《Call Me by your name》、文皓分享法蘭黛樂團的憂傷、簡小單的金門旅行,都讓我們看更多、想更多,活得更有實力,去安居長存自己的同志身分。
酷兒可以理解,盛綻的生活使我們安居
「生活在市井裡面,我的想法都是從生活裡面出來的。」喜愛蒔花弄草的王盛弘大哥穩坐在木椅子上,剛剛撫平面對陌生環境的焦慮感,背後是一盆一盆花團錦簇的菊花,善良,明朗,敦厚方正的臉龐,一如他樸實貼近同志讀者生活與內心的文字。
開宗明義盛弘大哥如此坦承:「對,我是「鹽柱」之一。」王大哥稱自己也是頻頻回頭,不斷地書寫記憶、往事,不斷地書寫家族故事、回顧過去的文字工作者。一度提到父親真情流露,哽咽,盛弘低著頭,凝塑在記憶的摺皺,微微顫抖,只那麼一瞬間滿室的屏息、靜默,正四顧尋找衛生紙;略一遲疑,盛弘大哥就張揚起頭,豐潤著開朗憨紅的臉容,端正坐回錦簇壯大的花團前,眼眸晶瑩有神說,好接下來我們要談旅行了是吧。
「到現在腿還有一點痠!」假日喜歡踏台北周邊青山步道當作散步的盛弘大哥,接受訪問前幾天,才剛一步一腳印,渡過觀音山步道,充滿熱情,跟有興趣一遊觀音的我們,詳細介紹如何一路從五股凌雲寺一路循著步道,攀至海拔616公尺的硬漢嶺,俯瞰台北平原的壯闊,再下行至八里渡船頭。充滿著擁抱生命與自然,不疾不徐「慢慢走」的優雅態度。提到過去一年看了好多爛電影,而上當好多次,盛弘大哥笑著表示:「後來就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片子,得獎作品,大概都經過篩選在一個程度以上,裡面有一些片子真不錯,比如像《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1979)和《巴黎,德州》(Paris, Texas,1984)。」
話鋒一轉,王盛弘大哥提到了一個非常欣賞的同志藝術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培根是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的英國畫家,也是同志,他小時候喜歡變裝,後來開始創作。大概十年前,我在英國國家肖像博物館,乍然看到他的作品,我非常、非常感動,他的作品都是一些很扭曲、不成形的,有一點抽象,可是你看不出來是一個人的;他晚期的作品,每一個人都在某一個侷限、柵欄、或某一個空間裡面。他不強調美,可是我覺得他自有一種美感,以醜為標準的一個美在那裡,這反倒是其次;我覺得他非常厲害,就是他很具象地把內心掙扎,那一種黑暗、陰暗、苦悶,竟能這麼具象在畫布上面表現出來,那個情緒感染是非常大的,我覺得是非常了不起的、經典的一個畫家。」
問到參與的同志活動,像晚會或遊行時,「大家都很開心啊,我就覺得是去湊熱鬧而已,我樂於去,不然我是很怕拋頭露臉的人,」盛弘大哥覺得在同志遊行裡面,很好玩就像混跡在人群裡面:「比你更突出的太多太多了,別人不會注意到我,我覺得我非常喜歡這樣子,很不起眼的感覺啦。希望今年能寫一篇文章,叫做《彩虹記》。」
一雙男人的人性、人情、人生
蹊 怎麼會想以同志題材寫文章?
盛 我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寫作的人。我的寫作既反映我的人生,同時是我的人生,既然我是一個同志,就沒有「怎麼會想以同志題材寫文章?」這樣的問題,反倒是,如果我不寫,為什麼要迴避?
在閱讀與寫作的影響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並不是你繼承了什麼,而是你反叛了什麼。寫作散文時,我常覺得對傳統要有所突破,另闢蹊徑;曾有一段時期,我觀察台灣散文發展,覺得非常保守、拘謹,那時候我覺得,「寫散文要無恥」,要無視於道德規範,寫出更真實的內心世界,道德灰階的所在……
深度閱讀更多》成蹊同志生活誌34月號 公益同志藝文雜誌 queerup LGBT magazine in Taiwan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