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巡田水』─天、地、人的動態平衡
還記得年少時住在鄉下老家時,總會聽到爺爺每天一早,留下一句「我去巡田水啊。(台語)」,就下田裡去了。時過境遷,爺爺身體已經無法繼續進行農事;家鄉的田地,也讓老家附近鄰居耕種了,剩下的僅是自己每回回到鄉下時,打趣的跟爺爺奶奶說「我去巡田水啊。(台語)」,就溜搭到街上閒逛。兒時的總總,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模糊,但對於巡田水的記憶,卻在這小小的貢寮山城中被喚醒。
節氣走過驚蟄,貢寮的天空還壟罩著厚厚的雲層,雨水還是有一陣沒一陣的落下,潮濕的感覺總讓人提不起勁。但樹伯秧田裡的秧苗,顯然已經準備好了,因此樹伯還是趁著每日雨勢稍歇時,開始插秧作業。
幾日下來,一階階的水梯田已經插秧完畢,走在田埂上的我,看著樹伯田邊的一塊磚頭。好奇的詢問樹伯這磚頭有什麼功用?一問之下,才知到原來插秧時,為了方便插秧,會先切斷水田進流,將田裡水位放低,避免插秧時,渾濁的泥水,掩蓋腳掌踏出的凹洞,誤將秧苗插入其中。插秧過後,便要將水源重新引入,蓄淹水田,提供秧苗足夠的水源生長,但是田裡的水位又不能高到淹沒秧苗,會讓秧苗生長受損,所以就必須靠調整每一階水梯田的出流口高度,控制溢流的水量,而這磚頭就是臨時用來調整水位的墊石。
每一階水梯田的出流處,都會在出流口的墊上石塊,控制著出流口水位高度,也防止流動的水體,沖刷出流口的田土,讓出口越來越下刷,儲蓄不了水源。
樹伯還說,水田水位的高度,除了在插秧時進行調整,整年都必須注意,開墾出來的水梯田,每一個階段顆粒都為黏土構成的土堤,一整年保持蓄水狀態,能防止水田乾枯後,發生龜裂漏水或田埂崩塌的現象,這是一向不能間斷的工作。
好比連日的降雨,直接滴落在田中的雨水,會讓整塊水梯田水位都上升許多,一階階彼此串流的水梯田,雨水順流而下,加重了地勢較低幾階水梯田的水量負擔,宣洩不及的雨水,若是由田埂上溢淹出去,會把土糊起來的田埂沖破,這時候要修復起來就很辛苦了。因此每當下起雨時,都要留意水田水位的高度,雨水如果太大,樹伯會在中段的水梯田兩側田埂,開挖出臨時的出流口,宣洩過多的水量,保護田埂的完整。
乾季來臨時,久未下雨,山溝水源的水量可能會變小,使得取水變的較為困難,為了防止田埂崩裂,在乾季時,樹伯會將每個階段梯田的出流口墊高,讓整體的蓄水量增加,以因應漫長的乾季。
樹伯對於水田的水源管理,雖然沒有經過精密的數學計算,但其中包含六十餘年的耕作經驗累績,看似平凡的動作,不正與水文學中基本理論相符嗎?而這對於田中水源的重視,隨著氣候變化、順著地形限制,踏實的配合改變,一場不停機的動態紀錄,巧妙的達成平衡,不也是我記憶中『巡田水』的具體表現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