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E世代編劇趙雪君 為百年京劇注入活水
【記者/謝誠、張芳綺、廖苡涵、陳盈孜、李京諭】
舞台聚光燈下,輕盈的水袖隨著三位宮女翩翩起舞,眼神流轉中宮女們傾訴著後宮的冷清與寂寥。這是現在就讀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班趙雪君的作品《三個人兒兩盞燈》。今年三十二歲的趙雪君原本對京劇毫無興趣,甚至看到京劇就馬上轉台,「我大三大四的時候,上海崑劇團來跨年演出,我就跟我媽去看了《長生殿》,整個舞台非常有能量。我就覺得這好像是我真的想要的。」因此她從歷史系畢業之後,毅然決然轉而攻讀戲劇研究所。一次戲曲編劇課作業,讓台灣大學戲劇學系教授王安祈大為驚豔,進而提議與趙雪君合寫京劇劇本,「趙雪君本身不懂京劇,她根本沒有看過幾齣京劇,所以她不會很自然地陷入那種傳統京劇的模式裡面。」兩人首度合作的京劇《三個人兒兩盞燈》大膽涉及同性戀議題,在新舞臺演出時連三天爆滿,進場觀眾高達七成是大學生,與一般傳統京劇觀眾給人年紀較長的印象大相逕庭。
研究所時期由於修習同一門課而結識趙雪君,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班學生楊舒雲認為趙雪君是個具有巧思、對周遭事物觀察敏銳的人。趙雪君愛看漫畫、愛幻想,「我是從小看動漫、看電影電視長大的,所以我也很難去學那種京劇的思維。」楊舒雲認為在趙雪君筆下的京劇,能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趙雪君的作品就是把一些新的元素,放到古典的戲劇裡面,所以她的劇本跟過去的傳統劇本有一些跳躍。」相較傳統的忠孝仁義,趙雪君將人物心靈與愛情的元素搬上舞台,趙雪君的老師王安祈也認為:「她頭腦很靈活,不是循規蹈距的,她有很多完全跳出你意料之外的反應。」
《金鎖記》是趙雪君的第二部作品,不僅在國內大受好評,更獲邀到香港、新加坡與京劇發源地北京演出,「那天兩千一百個座位賣到一千九,演到晚上十點四十五以後有一個演完的即席座談,一千九百個觀眾至少留下了七百,大家很踴躍。」趙雪君成功為自己打響名號,更引起廣大的討論熱潮。並於今年獲頒十大傑出女青年,表彰她將現代思維融入京劇,提高年輕人看京劇的意願。王安祈認為趙雪君的作品呈現現代人的共通經驗,「她的思路她的情感就是這樣的,所以自然就溝通了,所以演出了之後年輕的觀眾自然就會喜歡。」
持續撰寫新劇本的同時,趙雪君對京劇的傳承也有一份責任感,「我就算不寫了,也一定要還京劇一些東西,等到我栽培出一個編劇來,還京劇一個編劇,我才會停止不寫。」楊舒雲對京劇也抱持樂觀態度:「傳統透過我們的感受力,然後去加入很多想像的東西,新時代的元素,然後讓這個傳統有新時代的生命。」
單單一位優秀的劇作家是不夠的,「要做扎根的動作,要做藝術教育的推廣。希望學校方面可以積極培養優秀人才。」國光劇團的團長陳兆虎認為推廣京劇文化不只是劇團單方面努力,更需要新生代觀眾走進劇場支持。而劇作家就是這一切的起始,正如趙雪君拂去京劇這本百年鉅著上的塵埃,寫下嶄新的一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