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建台26線,完整保留阿塱壹 記者會

文字-A A +A

上萬公民要求公僕參選人,表態守護環境的態度與決心

(超過100個學校機關,290個科系單位,432名學者表明身份支持;社會賢達576名 ; 900個公民團體 ; 57,000位公民連署要求)

 迎接永續!國、民、親、綠四黨,出席表態!

開發經費移為低碳發展基金》
搶救綠蠵龜,守護阿塱壹

日期:2012 / 01 / 06 (五)上午10點

地點: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

 

要求公僕參選人,表態守護環境的態度與決心

守護阿塱壹古道,兩大要求: 一、停建台26線《環島公路網》,保留台灣最後1%原始海岸林 二、38億公路開發經費,移為《恆春半島東岸,低碳生活圈區域發展基金》

近年來,民間環保意識抬頭,政府部門不斷宣導「節能減碳」、「環境優先」,然而人民卻看到大型的、惡劣的、粗暴的開發案不斷上演!財團與政府以「促進地方經濟」、「創造就業機會」與「改善當地生活」等等理由,儼然成為地方的救世主,冠冕堂皇地將黑手伸進台灣僅存不多的自然資源。

因此,經濟長期弱勢的花東,這個政府要靠瘋狂的【東海岸BOT】來拯救;地處偏遠的蘭嶼、南田,這個政府要送【台電核廢料】當禮物;更悲慘地莫過於墾丁,以保育為重的國家公園境內,這個政府竟然可以讓大飯店與民宿林立,熱鬧的【墾丁大街】與【春天吶喊】,反客為主,破壞了當地原有的生活型態,讓墾丁跟台北一個樣,也讓原本豐富多樣的生態面臨浩劫!

這個政府,嘴巴說的跟實際做的,永遠不一樣!

交通的便捷,讓台灣人忙忙碌碌,周休出門比上班打卡還要累;道路的切割,更讓台灣生態走向崩潰,也讓台灣人喪失親近土地的能力與機會。忙碌的台灣人,需要對自己好一點,需要在擁擠的生活壓力中釋放出來,需要一塊心靈的淨土,需要一塊可以親近土地,走進森林,迎向大海,輕鬆地感受大自然洗禮的生活空間。

阿塱壹古道變成是「最後的寶貝」。走在古道,不需要花大錢,這些感動生命的美好,大自然都會無私的給予!我們衷心希望全面保留古道的原始,讓環島公路網最後1%的缺口,成為友善環境的活口,也成為台灣人心靈生命的出口。

忙碌的台灣人,缺乏的是心靈的淨土!我們要求「為人民服務」的公僕,從阿塱壹古道開始!

 

搶救綠蠵龜,守護阿塱壹─行動劇

 

搶救綠蠵龜,守護阿塱壹─簽署後行動口號

 

搶救綠蠵龜,守護阿塱壹─認識環保人、洪輝祥

 

投影播放

 

停建台26線,完整保留阿塱壹

給台灣環境永續大禮,從阿塱壹古道開始

民間團體。會後新聞稿

屏東環境保護聯盟 2012/1/6

 

  冒著寒風大雨,兩百多位公民與二十多個公民團體走上凱道,高聲呼喊:「停建台26,完整保留阿塱壹古道」,知名導演林正盛、音樂人陳明章也到場聲援。

 

 國、民、親、台聯、綠黨等五個政黨不分黨派,共同出席簽署承諾書,保證未來進入立法院,會積極爭取完整保留阿塱壹古道、全面檢討修正交通部《環島公路網》計畫,並替當地居民爭取「恆春半島低碳生活圈區域發展基金」等具體行動。

 

阿塱壹的危機!

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老師表示,屏東縣政府自去年一月份公告「旭海-觀音鼻暫定自然保留區」即將於1月28日期滿。根據文資法,縣政府最遲必須於1月20日前通過審議,正式將阿塱壹古道編列為自然保留區,否則阿塱壹古道將失去最後的保護傘,台灣最後1%的原始海岸林將永不復見!

交通部公路總局聲稱《台26線安朔到旭海段開發計畫》環境差異案,以打隧道的方式遠離海岸線,不會破壞古道!但長達4年以上的施工期,大型機具炸山、搬運土方,不但直接挑戰屏199、屏200縣道負荷量,更利用現有狹窄的產業道路做為施工便道,屆時周遭的原始海岸林將首當其衝,古道完整原始風貌將因此破碎!

古道一旦被公路貫通,隨之而來的大量人潮與道路切割效應,將裂解台灣本島最後的原始海岸林與恆春半島獨特的生態資源,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物種更將喪失與中央山脈基因庫的連結,逐步邁向生態崩潰!

 

白海豚搶救綠蠵龜─彩虹布旗鋪滿凱道

由反國光石化團隊主導的行動劇上,兩隻綠蠵龜看到了公路總局的壓迫以及砂石車的出現,開始緊張,跑去西海岸找白海豚相救。剛趕走國光石化,讓自己可以存活下來的白海豚義不容辭與綠蠵龜一起抵抗惡勢力。在兩百多位現場公民齊聲高喊「白海豚搶救綠蠵龜,保留阿塱壹」的加油聲中,一起打敗了公路總局、財團、核廢料、砂石車,趕走台26線開發案。

七大條象徵「希望」的彩虹布旗,帶著超過5萬9千位公民的祝福,散佈在總統府前的凱道,所有生存在古道中的動植物與聲援的台灣人民,在彩虹旗中高興地穿梭,攜手迎向環境永續。

 

不分黨派,公僕參選人簽署承諾書

截至今日,有超過5萬9千人(超過100個學校機關,290個科系單位,432名學者;社會賢達576名; 911個公民團體;58,698位公民連署,截至2012.01.05統計)參與連署,要求各公僕參選人(總統、副總統、立委參選人)表態守護環境的態度與決心!在公民力量的展現下,各政黨參選人,紛紛到現場簽署承諾書。

 

名列民進黨不分區第五名,長期對於保護阿塱壹古道不遺餘力的環保立委田秋堇,率先簽署承諾。國民黨不分區第五名,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也強調會任期內全力保留阿塱壹。

綠黨由潘翰聲、王鐘銘代表承諾,將傾全黨之力捍衛,替環境發聲,綠黨台東縣區域立委候選人謝文漢更從台東趕上來,以在地人的身分聲援。

 

親民黨不分區第一名李桐豪,帶來總統候選人宋楚瑜的承諾書,名列不分區第二名的張曉風更強調有遠見的人會保留自然,與環境站在一起。台聯則由不分區立委周倪安代表簽署。

 

屏東環盟表示:國民兩黨總統候選人都沒有簽署承諾書。民進黨於日前發文,指出屏東縣曹啟鴻縣長在古道的保存上著力甚深,蔡英文尊重曹縣長的地方決斷,民進黨也會持續努力捍衛公平正義與環境,但並未簽署承諾書;國民黨方面由中央黨部發文,表示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尊重民意,未來會依法行政,妥善了解正反兩方聲音,找出最好的方案。

 

低碳生活圈才能永續

屏東環盟強調:近年來到古道旅遊的人潮絡繹不絕,假日更有超過300甚至1000人次的盛況!遠遠超越國內許多著名的觀光景點。這些旅客以雙腳走進古道,或以單車環島方式造訪,深入感受恆春半島東岸的生態、地景與人文的價值。這一切的造訪行動,並不是因為當地交通便利,而是為了古道沿線保留了全台灣難得的原始自然景觀而來。阿塱壹古道的原始風貌,成為當地最重要的觀光資源。慢活的生態旅遊,才是符合全民的永續利益。

 

公路的缺口,生命的出口。

交通的便捷,讓台灣人忙忙碌碌,周休出門比上班打卡還要累;道路的切割,更讓台灣生態走向崩潰,也讓台灣人喪失親近土地的能力與機會。忙碌的台灣人,需要一塊可以親近土地,走進森林,迎向大海,輕鬆地感受大自然洗禮的生活空間。

因此與其浪費公路開發的龐大經費,不如編列當地「低碳生活圈發展基金」,提升軟硬體服務能力,善用在地獨特的觀光資源,讓低密度、低碳排放的旅遊資產,成為當地住民的永續觀光財。讓環島公路網最後1%的缺口,成為台灣人友善環境的活口,也成為台灣人心靈生命的出口。台灣邁向永續,就從阿塱壹古道開始!

 

發起團體:屏東環境保護聯盟

聲援團體及代表:

1.洪輝祥 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

2.朱玉璽 屏東縣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執行長

3.李卓翰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

4.賴榮孝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5.周聖心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

6.林子凌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

7.施月英 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

8.廖本全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

9.張宏林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

10.何宗勳 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執行長

11.陳曼麗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12.呂美鸞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

13.陳仰聖 桃園縣自然生態教育學會會長

14.甘宸宜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執行長

15.吳茂成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

16.王郁傑 清華大學自然保育社社長

17.鍾承翰 台灣大學自然保育社代表

18.林正盛 導演。柏林影展最佳導演

19.詹順貴 律師

20.陳明章 音樂人

21.方 儉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22.蔡培慧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23.杜文苓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

24.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新聞連絡人:劉哲瑋 0923-920566

-- 執行秘書 劉哲瑋 0923-920566

【屏東環境保護聯盟】http://www.wretch.cc/blog/tail2006
【綠農的家雲端市集】http://www.greenff.com.tw/
【守護阿塱壹古道運動】 http://alangyi.blogspot.com
【關注墾丁後灣開發案】 http://houwanfamily.blogspot.com
電話:08-7370922 傳真:08-7378040 地址:屏東市公裕街353巷62弄35號
無毒只是基本人權,生產過程友善環境、交易過程友善農民才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balance

以「重環保,也同情弱勢」的「人」的觀點,來看這件事,比較平衡。

為滿州鄉及牡丹鄉原住民,及久居開地的其他民族居民開一條道路,便於他們生活、醫療,是值得贊成的事。更何況目前開路,對保存古道並無影響。

以「絕對荒野保護」或「絕對環保」來說,應該是「廢古道」,完全「回歸自然生態系」,而不加干擾。這種標準下,留存阿塱壹是最環保的嗎?

為何有古「道」?表示先「人」就必需經過那裡,到某處他/她所「必須去」的地方,它是一條人「生活」必須要有的途徑。
就像現代的「人」,必須藉由道路去某地看病、賺錢買食物謀生、或把產品運到他地;

城市人如此,鄉下住民更是如此;
道路對城市人重要,且已達到「便利奢華」的程度,但對某些鄉下地區,卻是「珍稀被渴求」的願望。

住在該地區的原民,或許沒有幾人;
戶數甚至不見得比某些都市中一幢華廈豪宅多;
也不懂,外界住在城市或舒適空間中的人們,如何議論這條「他們先人」的古道;
他們更不懂,如何上網表達他們的看法和微弱的聲音;
顯然不只在經濟上,而且在網路世界中,他/她們都是弱勢。

但事實上不需證明,他/她們「行」的基本生活工具,卻仍然落後都市數十年不只,仍然和先人一樣。

如果漢人、都市人、環保人(我都是)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也能翻過來,多聽一聽當地人有沒有不同的聲音,站在當地居民「生活」的角度思考一下;
(想到如果有急病人,要背著爬上下幾乎20公尺,是什麼情境?)

是不是比較不會落於「環保或城市人沙文主義」的陷阱?

各位團體的負責人,在不同的議題上舉著大纛吶喊著「欺壓弱勢,不公義」,
此時是否已翻轉有不同的標準?認為在舒適的都市中,「保存阿塱壹古道」對「力抗強權、反對政府」的各團體或個人的形象比較重要,
而當地居民的交通、醫療等公民權,較易「操作」成為財團開發圖利?

請顧惜當地居民的基本要求,雖然住在窮鄉僻壤,他們也是您平日關懷的「人」。

salutsn

拿TOTORO的是我耶!

4

加入時間: 2011.04.18

bulamyang

加入時間: 2011.04.18
1,410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停建台26線,完整保留阿塱壹 記者會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9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9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