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世界人權日 國家人權籌備揭牌

2011/12/29 00:03
1,83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記者 池安琪、謝欣樺、劉漢邦/採訪報導】

       在世界人權日這天,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選在今日舉行「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揭牌儀式。活動舉行主要是負責未來國家人權的推動,當日曾是政治受難者的前副總統呂秀蓮也受邀到場,表示希望人權也能超越藍綠和黨派。當天活動,施明德妻子陳嘉君帶著兩個女兒因不得進入而在會場外舉牌抗議,並與警方等維安人員發生推擠。

      照片

      主題:世界人權日 國家人權籌備揭牌

       稿頭:在一年一度的世界人權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選在今日舉行「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揭牌儀式,活動現場也邀請了許多政治受難家屬,希望此活動能讓台灣人權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SOT

      [Bar] 世界人權日 國家人權籌備揭牌

       

      [Os] 在一年一度的世界人權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選在今日舉行,「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揭牌儀式。

       

      [Bar] 政治受難者家屬 泣讀父遺書

       

      [Os] 當日揭牌儀式的現場也邀請政治受難者黃溫恭的女兒,黃春蘭女士朗讀經過56年才由政府發還到家人手上的遺書。

       

      [Super] 政治受難者黃溫恭的女兒黃春蘭女士

       

      [Bite] 爸爸非常的誠懇祝你健康美麗及無止盡的進步。

       

      [Bar] 期望人權意義 跨越黨派留下歷史

       

      [Os] 曾是政治受難者的前副總統呂秀蓮也受邀到場,表示希望人權也能超越綠和黨派,只留下歷史。

       

      [Super]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
      呂秀蓮

       

      [Bite] 因為我覺得錯誤不可以忘記,更不可以重蹈。

       

      [Bar] 受難家屬場外舉牌抗議 發生推擠

       

      [Os] 當天活動,施明德妻子陳嘉君帶著兩個女兒,因不得進入而在會場外舉牌抗議,並與警方等維安人員發生推擠。

       

      [Super] 施明德妻子
      陳嘉君

       

      [Bite] 媒體看清楚,誰打我
      誰打我 誰打我。

       

      [Super] 遠望雜誌社社長
      廖天欣

       

      [Bite] 反省我覺得是很好的
      反省 但是反省 不能只靠嘴巴講 要行動。

       

      [Bar] 台灣人權推展 邁向新的里程碑

       

      [Os] 籌備處的成立,不僅象徵台灣人權推展邁向新的里程碑,也讓人權和民主發展正式和國際接軌。

       

      CG

       

      新聞主題

      形式

      字幕內容

      備註

      世界人權日

      國家人權籌備牌

      主標

      世界人權日 國家人權籌備揭牌

      00秒

      二標

      政治受難者家屬 泣讀父遺書

      15秒

      受訪者

      政治受難者黃溫恭的女兒黃春蘭女士

      26秒

      三標

      期望人權意義 跨越黨派留下歷史

      34秒

      受訪者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 呂秀蓮

      46秒

      四標

      受難家屬場外舉牌抗議 發生推擠

      52秒

      受訪者

      施明德妻子 陳嘉君

      1分03秒

      受訪者

      遠望雜誌社社長 廖天欣

      1分14秒

      五標

      台灣人權推展 邁向新的里程碑

      1分22秒

      記者

      池安琪 謝欣樺
      劉漢邦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