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升起的不是夢想與希望,而是被淹沒的家鄉 -- 竹教大志工培訓環保教育篇
是否還記得大一新鮮人時在周六假日時候早晨的自己?是享受著大學聯考後的輕鬆自在?還是因為前一日熬夜享受青春而躲在被窩中繼續補眠?抑或是因著經濟的壓力早早為生活而打拼?
新竹教育大學的學生們,今天在荒野保護協會的帶領下有個不一樣的周六生活體驗。
離開學校搭著大巴前往坐落於新竹後山的尖石鄉山區的錦屏部落,一直以來都是泰雅族所居住的聚落,荒野的夥伴位同學介紹當地的景色,其中尖石鄉最為外人所熟悉的是當地有許多的溫泉,然而這上天所賜予的禮物卻極可能在不久之後全都消失,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曾計畫在這片土地上大興土木建造比麟水庫以供應新竹地區工業用水,此一計畫為十年前所規劃,然而時空變遷,科學園區各公司已努力於廢水的回收與利用,更尷尬的是目前全台的科學園區如雨後春筍各地皆有,新竹科學園區已並非唯一的選擇,是否需要再建造水庫已成為爭議,且台灣水庫蓄水的功能一再遭受挑戰與質疑,全台水庫淤積情況嚴重,在美國的水庫有三百年壽命,在台灣卻集水區經營不善、濫墾嚴重、水土保持不佳、河川梯降度大等原因,使得河川輸砂量大,水庫淤積嚴重,平均壽命只有五十年或更短,我們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水庫,而是如何做好水土保育工作,教導人民如何節約用水以及發展低耗能耗水的產業。
簡單的介紹台灣水資源的情況以及挑戰之後,由錦屏教會長老Sabi賴清美帶領著學生來到橋上導覽泰雅文化,此時天空中升起一團氣球吸引了學生們的目光,原來同學們此時正身處於計畫中比麟水庫的位址,若是水庫一興建完成,飄揚在天空氣球的高度即是比麟水庫蓄水區,換言之眼前此刻的美景都將浸泡於水庫之中。
與這群學生年齡相仿的當地居民谷穆‧黑代眼見自己家鄉的未來即將遭受破壞後挺身而出,用歌聲唱出”尖石我所愛的家”用柔性的力量來捍衛自己的家鄉。
在沒來到尖石之前,它只是一個地圖上的聚落;比麟水庫也不過是台灣眾多水庫之一,實際走上一遭後才知道原來為了保留住水源,背後所付出的代價竟是如此之多。
氣球依然飄揚在空中,他飄起的不是希望與夢想,而是即將消失的家鄉。
相關報導:新竹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課程訪原鄉 (上)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