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高市寄養家庭持續15年的陪伴照顧不間斷‧市府鼓勵表揚

2011/11/11 13:09
2,198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高雄北區家扶接受政府委辦寄養家庭服務至今已邁入第23年,總共安置照顧過近一千兩百名的寄養兒,寄養家庭的付出功不可沒。今年因應縣市合併擴大舉辦寄養家庭授證與表揚即將在本月20日於高雄婦幼青少年館登場,會中就針對長期奉獻且默默付出的寄養家庭父母們以予表揚,感謝這些寄養家庭以服務的溫情與無限的愛心對弱勢及遭受不幸之兒童少年,提供了最直接、溫暖的照顧。

    家扶中心魏宗胤主任表達對每戶寄養家庭服務貢獻與精神的欽佩與感動,由其是有長達十五年時間都奉獻在陪伴照顧不幸的寄養孩子身上的寄養家庭,其無私的愛更是偉大。其中有李志憲、羅淑珍夫婦;沈瑞霖、簡秀雀夫婦;林水良、高金華夫婦;劉文得、陳翠屘夫婦;林華鑫、陳麗珠夫婦;黃玟蒼、張鐀方夫婦;李鵬程、張莉娟夫婦就是如此。

    寄養家庭李志憲、羅淑珍夫婦一開始是由李媽媽加入家扶義工工作後,發覺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個性熱忱的她,便投入寄養的服務,前後照顧過約20幾位寄養孩子。李媽媽分享曾經照顧過一位小五的孩子,外表長得不好看,有偷竊、罵髒話、在外遊蕩等行為,但家庭給孩子的是不同的眼光,積極讓孩子參加營隊活動跟大哥哥、姊姊有互動之外,不斷肯定鼓勵孩子,終於讓孩子卸下心防,給予孩子更多安全感。雖然一路走來有苦也有樂,看到寄養的孩子的成長及轉變,這也是照顧寄養的孩子動力的來源,並仍會持續一直照顧下去。

同一時期加入的有寄養家庭沈瑞霖、簡秀雀夫婦和林水良、高金華夫婦,倆對夫婦都是已年過半百,因著擔任寄養家庭而有機會去享受單純照顧孩子的喜樂,也從中獲得滿足的成就。沈媽媽表示擔任寄養家庭印象最深的是照顧第二位燒燙傷的寄養童,為了改善其注意力不集中及感覺統合教不佳的問題,沈家花了許多時間及心力,包括學習跆拳道及運動,讓孩子學英文,而孩子也很爭氣,為了讓這份愛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最後沈家決定收養她,目前則已經就讀高中。信仰基督教的沈家把每位來到家中的寄養孩子都當成是上帝的恩賜,也是屬於上帝的天使寶貝,而他們只是去盡力去修補那一位受傷孩子的傷口,並期許自己能擔任寄養家庭直到退休,能一直帶給寄養孩子溫暖與關懷。林水良、高金華夫婦則前前後後照顧過約20幾位寄養孩子,印象深刻的有二位出養國外的孩子,讓林家覺得孩子未來還有希望,對寄養服務至今始終保持高昂的熱情。

    另一戶寄養家庭劉文得、陳翠屘夫婦這十五年來已照顧過十六個寄養童,對於行為偏差、偷竊、逃家的兒童少年付出很大的心力接納包容及教導,且不輕易放棄孩子,引導其往正向的人生大道走,因此那些成年的寄養少女結婚生子後也會回來劉家探訪,訴說自己的近況。寄養孩子帶給家庭得更多歡樂,讓其願意一輩子當個快樂的寄養家庭,接受每個需要幫助的孩子。目前劉家照顧一名已安置近七年,患罕見疾病慢性肉芽腫(免疫系統缺乏症)的寄養男童,細心照顧降低其細菌感染的機會,盡心盡力的呵護照顧。

    同樣令人感動的寄養家庭林華鑫、陳麗珠夫婦因一次因緣際會到育幼院參訪而產生『我要奉獻自己一點的愛,關懷這群弱勢孩子們』的想法,加入寄養服務的行列。僅管有寄養孩子因過於哭鬧,遭鄰人舉報;也遇到過寄養孩子生病時戰戰兢兢的載往醫院治療;或當寄養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衝突,趕快至學校了解狀況…等等情形,但林爸爸、林媽媽仍很感謝這些寄養小天使的到來,豐富了他們的生命經驗,而自己的子女也從這樣的生命歷程中有好的學習,到現在都變成是孩子們最喜愛、仰賴的哥哥、姊姊,林爸爸林媽媽不但是子女最佳的典範與寶藏,也是非常值得受尊敬的寄養家庭。

另一戶寄養家庭黃玟蒼、張鐀方夫婦在寄養服務的十五年間,照顧過25位寄養孩子,其中不乏許多困難照顧類型的特殊兒童,如聽語障、智障、發展遲緩、過動、情緒障礙等等,其照顧耐力和對於各類孩子接納包容程度令人敬佩。黃媽媽非常熱愛與孩子相處,年輕時甚至夢想過自己要養育一打孩子,或者開設育幼院,後來更實際進入幼稚園教書,到國小擔任說故事媽媽,黃媽媽就是帶著這樣的熱情,邀請家人共同參與照顧寄養孩子的服務,其對孩子的愛心與耐心早已倍受肯定。

    另外寄養家庭李鵬程、張莉娟夫婦則是從照顧寄養孩子過程中成長,李媽媽表示為要照顧青少年,讓她開始去學習電腦,以瞭解青少年流行的是甚麼;另為要照顧身心障礙的寄養兒,她開始主動去上關於特教方面的課程及擔任學校陪讀的志工後,了解特殊孩子的需要。寄養孩子走入家庭後,不只是寄養父母實質的照顧和付出,也有那無形的收穫,例如他們的孩子,比一般人孩子來的更為成熟懂事,也更懂得分享與回饋,這些都是寄養家庭的意外收穫。

    家扶中心則誠摯邀請更多家庭把愛分享給受虐、失依的孩童,讓他們在寄養家庭重獲逝去的親情與重生的力量,並期許目前正在服務的寄養家庭能將這份愛的事業不僅永續經營,更要拓展事業版圖,讓社會充滿更多正面的能量。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