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支持型農業與推手Elizabeth Henderson】
10月17日在士林平等里的一場新農業論壇,從四個不同國家來的朋友,分別以不同的方式跟土地有著緊密的連結,透過他們的實踐與分享,希望開啟每一位與會者,對於自我、農業、與未來的想像力。
「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簡稱CSA) 是農民與鄰近吃其生產食物的人們之間的連結,蘿賓.范恩(Robyn Van En)概括為「食物生產者+食物消費者+每年的互相承諾=社區協力農業和無限的契機」。在此定義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關係的本質,建立在彼此的承諾之上:農場餵養人們,人們支持農場,並共同分擔潛在的風險和收成。
在歐洲,更透過小學的午餐購買社區附近的有機農產品,不但能養成學生良好的膳食習慣,並可支持有機農業的發展;而且在地消費是 節能減碳的生活方式,亦可改善溫室效應。
CSA在歐美的發展緣起於1960年代,而台灣則在這幾年為大家所注意。台灣社會或是台灣農業是否需要「社區支持型農業」?這幾年來,台灣也有一些朋友嘗試發展 出台灣在地的社區支持型農業,像是,宜蘭的穀東俱樂部,但顯然的台灣不僅需要一個,更可惜的是,對於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內容和層次,我們還有強化的地方。
有關伊莉莎白與CSA介紹請見
http://www.newsmarket.com.tw/Article_Single.aspx?ID=453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