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街出代誌!緊急動員]10/13上午> 台北市都委會青田街案專案小組會議 青田街聚落風貌保存計畫變更,一人一信到都委會(留簽名、地址與聯絡方式)!

文字-A A +A

好奇寶寶收到這樣一封信:

各位好:
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上週五(10/7)發函通知
青田街案專案小組第一次會議將於後天10/13上午舉行
時間: 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上午9:30
地點: 台北市市政府大樓8樓西南區都委會會議室
希望大家幫忙到場旁聽瞭解及發言表達意見
當天到場請找" 保護青田街老屋綠樹"的朋友 或 林學淵 
感謝!
-- 
一起保護青田街老屋綠樹

 

各位關心臺北市老屋老樹的夥伴大家好
我們是一群深愛青田街的社區居民
有的人住在這裡很久
也有人帶孩子住進這裡幾年
最近得知青田街發生了一些狀況
非常迫切地需要動員大家一起來搶救"她"
2007年青田社區好不容易保下了日式聚落
但這兩年因為市長的都更政策
使得青田街許多居民向民代陳情主張都更
今年7月底都發局提出兼顧"開發權與文資保存"的青田街聚落風貌保存細部計畫變更
我們很擔心如果此變更版本通過
對青田街將造成許多不可逆的重大影響
所以希望發起一人一信到都委會
因為公民皆可對此案提出建議(不需在地居民)
如果您也認同青田聚落是我們留給子孫的公共財
請您印出並寫好附件意見表(留簽名、地址與聯絡方式)
以掃描或翻拍回傳到本信箱 qingtian.st01@gmail.com
(或是回信跟我說一聲 我過去拿 因為逕自郵寄或傳真到都委會我們不是很放心)
這幾天我跟社區夥伴會親送都委會
因為都發局變更細部計畫的內容寫了一堆專有名詞
真的很難看懂
在很努力的找專業人士諮詢並理解後
幫大家整理了重點如下
事實上青田街都是8M以下的巷道
樓高有一定的上限
用獎勵容積也無法讓樓高太高
所以這次的變更特別要刪除"留一定大小的前院"與"地下室開挖率60%"的限制
實在太令人恐懼了
我們憂心的是
1.不留院深將造成越來越多的店面,不要青田街變成永康街,巷道兩旁遮蔭的樹怎麼辦
2.停車獎勵移入的部分可以經都委會審議通過這點有給他詭異?!
3.100%的開挖率,大樹怎麼辦?沒有透水層,大雨來也會容易淹水吧?!
4.樓高可能影響鄰近的綠樹日照,改變其微氣候,例如需全日照或半日照的樹沒有日照就會體質不好,漸漸死亡!
5.低密度住宅變高密度住宅,巷道那麼窄,日日都是路不平日(挖瓦斯管、埋光纖、修自來水...)
6.立面統一用色變原則?統一才能讓房價比較高不是嗎???
7.青田街是日式宿舍街廓(溫洲-龍泉-麗水-華光)的指標,一旦通過將是日式宿舍倒地的骨牌效應
另外 整理訪談的居民、觀光客、鄰近社區的民眾的建議:
1.既然是陸客自由行的重點區域(康青龍),希望文化局、觀光局提出相關作為,而不是消耗/費這裡,例如設置文人舊居散步的解說牌,而一年一舊居的修復,慢慢來不是不可能!(梁實秋、紀州庵都慢慢地修)
2.請文化局、都發局出面協調基地上已經沒有地上物的公有地產權者換地,給主張都更的居民也能有電梯公寓可以住。例如被古蹟、歷史建物夾在中間的私有地,可以在不遠巷道換地都更(給予公有地產權者換地的獎勵容積...)
3.荒廢的房舍還是有許多開放空間的運用可能,不一定要文化局花大錢,例如與雨水收集、社區農園,但需要建立市民參與的平台,(如閒置空間大改造徵件與補助),以簽訂期合約的方式讓社區自主維管
4.非營利組織能以低率貸款整修或是較低的租金營運、使用閒置的日式宿舍,使空間能多多再生運用
非常謝謝您撥冗閱讀本信
以上為初淺的整理
如有問題請多多指正
希望大家一起來盡一點力
感恩!
社區居民 張小姐 請託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7則報導
291則影音
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青田街出代誌!緊急動員]10/13上午> 台北市都委會青田街案專案小組會議 青田街聚落風貌保存計畫變更,一人一信到都委會(留簽名、地址與聯絡方式)!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66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66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