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臺灣公聽會亂象:法務部廢死公聽會的荒謬,會不會在國家人權報告公聽會重演?法庭新勢力:NGO工作者必上的兩公約法律課(二)

2011/10/02 14:50
1,709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環境法律人協會、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共同舉行「法庭新勢力:NGO工作者必上的兩公約四堂法律課」,上週六已經上過兩堂,好奇寶寶有直播及攝影報導(註一、註二、註三),這週10/2繼續上兩堂,一堂是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高涌成律師的演講「與兩公約不符之國內法的訴訟辯護策略─從集遊法李明璁案談起」,好奇寶寶已經報導(註四),演講後分為兩組:一組是「兩公約實務案例座談」,與談人:臺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賴中強律師和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主委翁國彥律師;另一組是「「台灣NGO因應年底國家人權報告,提出民間影子報告之運動策略座談會」,好奇寶寶沒有法律專長,當然跑NGO策略座談會這組,不過主辦單位不建議留下影音記錄,所以將另文字報導。但是事後想想,應該將攝影機留在賴中強律師那組,至少將課程內容用影音記錄下來放在網站上,讓未能參與的有心人學習瞭解。

在NGO座談中,聽到有人對國家人權報告公聽會(註五)有悲觀的看法,有類似好奇寶寶親身經歷的荒謬(註六),特別於會後作專訪。以下是影音報導:

 

 

 

mov 37

不過好奇寶寶因為採訪相關公聽會新聞,對國家人權報告有以下看法:

1. 國家人權報告,既然法務部網站上有提到十月下旬會公布讓大家下載,至少就有足足一個半月的時間,讓大家作準備,且開公聽會的時間已經公布,等於有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可以事先安排規劃。

2. 至於政府會不會預先找人將公聽會塞滿,讓一般民眾的名額壓縮不能參與,很有可能。政府可以名正言順的找政府行政院轄下之大小機關所有人權推動小組,事前請他們提出各單位自己的人權報告上來給統合整理國家報告的單位,整理成國家人權報告,然後在發文請他們來參加公聽會,詢問草稿內容是否符合他們的現況。到時候與會人都心知肚明內容是自己提供,沒有可能拿石頭砸腳,如果NGO又沒有提出不同意見,這就是臺灣政府版的國家人權報告。

3. 不知道國家人權報告公聽會,會不會開放媒體攝影?如果像新聞局廣電處處長何乃麒(註七)或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註八)一樣,請駐警強行處理,就可能要用錄音筆,將公聽會做成聲音檔上傳做成報導。

4. 有關公聽會會議紀錄,不知道可否請法務部每場公聽會會後,將會議記錄放到網站上,民眾如果有疑慮,可以在下一場公聽會上提出意見,這樣就可以減少影子報告和國家人權報告的差異性。才真正是個講究人權的自由民主國家。也是社運團體所樂見。

 

註一:

直播饗宴:法庭新勢力:兩公約法律課 未來的社運可在策略上運用兩公約進行攻防 2011-09-24 14:03:57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90572

註二:

影音記錄「國際公約與國內法的匯流– 兩公約的基本概念與法律位階」 講師:台大法律系張文貞副教授

2011-09-25 22:42:20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90612

註三:

影音記錄「法院應如何適用兩公約」講師:中研院法律所 廖福特副研究員 2011-09-25 23:00:22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90615

註四:

影音記錄:高涌成律師的演講「與兩公約不符之國內法的訴訟辯護策略─從集遊法李明璁案談起」法庭新勢力:NGO工作者必上的兩公約法律課(一)2011-10-01 16:02:20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90993

註五:

國家人權報告公聽會十一月在台灣舉辦四場聽人民的聲音 2011-09-29 07:19:35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90852

註六: 臺灣公聽會的亂象:新聞局/王鴻薇 不准記者攝影 NCC不准民眾發言 「媒體巨獸來了嗎?跨媒體市場集中座談會」(二) 2011-09-30 21:48:13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90960

註七:

新聞局主導下的公視法修法第二次公聽會 荒腔走板 違反新聞自由 知法犯法 2011-01-05 18:22:22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74244

註八: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